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及病机探讨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为“哮病”范畴,治疗上有其独到的优势,但由于中医药传统疗法侧重于宏观性、整体性和直观性,所以中医证候诊断的确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同时目前制定诊断标准与当地气候、人群发病特点不相符合,进而导致不能很好指导临床辨证用药,阻碍对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进一步研究。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及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成人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可能的发病机理,为哮喘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临床依据,并为该病的中医证候进一步量化研究和中医疗效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采用文献调研了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候研究基本情况,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共识,构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候调查表,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军区广州陆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开展临床病例调研。采用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运用描述性统计、样品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出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及基本证型。  结果:经过对21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显示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高中及以上学历为主,病程多在1~10年,环境因素及感染是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咳嗽、咯痰、胸闷为主要证候特征。聚类分析得出寒哮、热哮、风痰哮及虚哮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基本证型。  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以寒哮、热哮、风痰哮及虚哮为基本证型;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咳嗽、咯痰、胸闷为主要证候特征;病性要素为寒、热、风、痰、瘀、虚;聚类分析证型分布与临床辨证证型有一定符合度。
其他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虽然更多的是涉及历史方面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学习能力,构造自身思维方式还是有着巨大的作用。历史教学不仅能让同学了解历史、了解人类的过去,还能让学生以史为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的目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
摘 要: 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活动,从而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每个教师都应当重视的课题。作者结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种历史课堂上常见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希望能够为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教学情
摘 要: 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导学式教法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挖掘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本文就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自学、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启发学生创新等问题做简单介绍。  关键词: 导学式教法 地理教学 应用方法  导学式教学法,重在引导,贵在启发,它是根据中学生的生理特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更多的跨世纪人才,必须在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为确保新课程方案试验不变形、不走样,高中地理教师应寻找新的教育教学规律,探索一条新的教育教学思路。首先必须提高教学思想,明确新教材的教育教学目的,然后认真学习“新纲”(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大纲),领会“新纲”精神,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的变化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做到因材施教,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