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LD对Noscapine敏感性及Aurora-B活性的调节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7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YLD(cylindromatosis)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长臂12.1区,编码一个长度为95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这种蛋白的缺陷或缺失会导致头部或面部皮肤附属器的良性肿瘤,如多发性家族性毛发上皮瘤(MFT),家族性圆柱瘤(FC)和Brooke-Spiegler综合症(BSS)等。CYLD含有三个微管相关蛋白甘氨酸富集(CAP-Gly)结构域,均位于其N端,其C端含有一个泛素水解酶催化结构域(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doman,USP结构域),因此赋予该蛋白去泛素酶的功能,能特异性去除靶蛋白上通过第63位赖氨酸连接形成的多聚泛素链。大量证据表明,CYLD通过对NEMO、Trat2、Traf6、RIP1等蛋白的去泛素化作用,负向调控NF-kB和JNK信号通路的活性。CYLD去泛素化酶活性的缺失将导致NF-kB和JNK通路的过渡激活,刺激细胞异常增殖。因此,普遍认为CYLD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   除了具有去泛素酶活性之外,实验室的前期工作证明CYLD还是一个微管结合蛋白。CYLD在细胞内及体外实验中均能够与微管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主要是由CYLD的第一个CAP-Gly结构域介导的;CYLD能够降低微管蛋白体外聚合成微管的临界浓度,促进微管的组装和稳定性。考虑到微管在细胞内的多种重要作用以及微管作为肿瘤化疗的靶点,推断CYLD与微管的结合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有可能会影响以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Noscapme是一种以为微管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发现在一系列白血病细胞系中,CYLD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oscapine的药物敏感性呈现相关性。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和原代白血病细胞中,CYLD促进Noscapine所导致有丝分裂阻遏和细胞凋亡现象,且CYLD对Noscapine敏感性的影响与其去泛素化酶活性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CYLD结合在微管的外表面,这种结合促进了Noscapme与微管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药物的敏感性。这些结果表明,CYLD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对Noscapine的药物敏感性,从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虽然CYLD最初是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因子被发现的,但最近发现其在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中起作用,如免疫应答、细胞迁移、血管新生、细胞周期调控等。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YLD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已证实降低CYLD的表达会延迟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实验中,我们发现CYLD的过表达会导致细胞的多核化现象,推测CYLD对胞质分裂的过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详细的分子机制尚无报道。   Aurora2B是Aurora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在细胞分裂,尤其是胞质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细胞内或在体外,CYLD和有丝分裂激酶Aurora-B都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由CYLD的第三个CAP-GIy结构域所介导的。体外激酶实验的结果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会抑制Aurora-B的激酶活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YLD对Aurora-B激酶活性的抑制不依赖于其去泛素化酶活性,而是通过蛋白磷酸酶PP2A发生作用。CYLD与PP2A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并且促进PP2A与Aurora-B的结合,使Aurora-B的第232位丝氨酸去磷酸化,从而抑制Aurora-B的激酶活性。如果CYLD蛋白C端缺失突变,破坏了CYLD与PP2A的相互作用,则不能促进PP2A与Aurora-B的结合,对Aurora-B的激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随之消失。通过砑究,发现了CYLD的两个新的结合蛋白——Aurora-B和PP2A,并发现CYLD通过PP2A为桥梁负向调控Aurora-B的激酶活性。  
其他文献
摘要:对中考真题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走进数学中考世界,帮助其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案。本文笔者根据自身从事多年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对福建中考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给出相关知识点的梳理以及答题技巧的分析,希望能对福建初中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福建中考题;数学中考世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可引起马属动物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以持续感染、反复发热和贫血为主要特征。EIAV与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
0-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e)修饰广泛地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对细胞质与细胞核内蛋白的Ser/Thr进行单糖基化修饰,与磷酸化相似,是一种广泛、动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参与基
具有药物活性的大分子在生物医药迅猛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使其在医药治疗等领域的作用是普通的小分子难以企及的,本论文主要在具有基因治
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能量存储和转换装置,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化潜力。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如何制备出符合要求的电极材料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本论文基于此现状,从材料的性质入手,使用多种方法制备了一些具有特殊结构和形貌的电极材料,都体现出较好的赝电容特性。主要内容如下:(1)CeO_2/Ni(OH)_2纳米花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选择硫酸镍为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