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和实施农产品溯源体系是保证食物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蜂胶是我国优势农产品之一,对其植物源和产地的有效识别有助于保障蜂胶的质量安全。然而,目前我国蜂胶植物源和产地识别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我国重要优势农产品蜂胶的植物源识别和产地溯源难题,开展了基于色差、黄酮类组分特征、碳氮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等指标测定技术研究,旨在建立不同植物源和地理源蜂胶样品多组分分析方法,论证上述四项技术对蜂胶植物源或产地识别的可行性和效果,建立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为我国蜂胶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对维护蜂胶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我国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四部分:1.构建了基于蜂胶原料醇溶液色度的植物源识别模型。建立了利用色差仪测定蜂胶原料醇溶液Lab色度的方法,测定了五种不同类型蜂胶的44个样品。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类型蜂胶醇溶液的Lab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了不同类型蜂胶的色度判别模型。蜂胶植物源的回顾性考核整体正确判别率为86.4%,交互验证的整体正确判别率为84.1%,判别效果较好,但桦树型蜂胶的正确判别率较低,仅为57.1%。2.建立了基于黄酮组分特征的蜂胶植物源HPLC识别技术。通过优化和改进国标GB/T19427-2003的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标准工作液和样品中八种黄酮组分均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利用优化过的方法对五种不同类型蜂胶的44个样品八种黄酮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桉树型蜂胶和橡胶型蜂胶中八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几乎为零(小于0.95mg/g),显著有别于其他三种类型的蜂胶(大于44.33mg/g),据此可将桉树型蜂胶、橡胶型蜂胶与其他三类蜂胶区分。杨树型蜂胶与桦树型蜂胶黄酮组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可将杨树型与桦树型蜂胶进行有效区分。3.论证了碳氮稳定同位素作为蜂胶产地溯源指标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了蜂胶原料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同步测定方法,发现由于蜂胶原料碳含量太高,很难实现碳氮稳定同位素同时测定。不同地区蜂胶原料碳同位素数据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蜂胶原料碳同位素比值可以作为蜂胶产地溯源的一个指标。蜂胶脱蜡后碳同位素比值显著低于蜂胶原料,不同产地间脱蜡蜂胶碳同位素比值的差异变小,表明脱蜡过程会损失一些产地信息。但不同产地脱蜡蜂胶氮稳定同位素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均表明:不同产地脱蜡蜂胶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之间有极显著差异,氮稳定同位素可以作为溯源蜂胶产地的一项重要指标。4.建立了基于多元素含量测定的蜂胶产地溯源技术。优化了蜂胶中多元素测定的前处理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6个不同产地(省份)的75个蜂胶样品。不同产地脱蜡蜂胶中多种元素测定数据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蜂胶中的23种矿物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表明利用多元素分析技术溯源蜂胶产地是可行的。建立了溯源蜂胶产地的多元素预测判别模型,其回代检验整体的正确判别率为98.7%,交互判别整体判别正确率为93%,说明其对蜂胶产地的判别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