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社会用电需求、人均用电量都会越来越大,而目前国内用电75%是火力发电,在可预见未来,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环保计划都会面临很大挑战,为适应这些挑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新能源措施,其中核能发电相较与火力发电更加清洁,同时相较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核能发电具有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优点,使其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保证各个核电厂能安全生产,国家核安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核电运营单位对核电站安全运行负有全面责任,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监督活动。本文由核电安全监测需求,阐述了核电站全生命周期变形监测范围和理论,同时介绍了核电站全生命周期变形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整个过程及系统具体应用。文章根据核电站安全监测需求,首先阐述了核电站全生命周期变形监测体系内容,针对核电站各个模块特点,在核电领域第一次系统完整地依照全生命周期相关理论确定核电站全生命周期变形监测边界、清单、时间节点,从监测方法、周期、精度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监测计划,对核电站变形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后介绍了目前开源WebGIS技术框架、WebGL地图引擎,从用户范围、需求介绍了系统的背景,对核电厂内部全生命周期变形监测工作流程进行抽象分析,并以监测任务为驱动、监测对象为载体、数据为核心,面向核电内部非专业管理人员、专业监测人员、普通员工三层用户群体,研究了长周期监测任务制定、发布、实施、监督评价、数据资料管理、统计分析过程中涉及到的对象及属性,从系统总体设计、需求抽象、逻辑架构、系统环境、技术路线方面介绍了系统内在框架,根据核电站特殊需求划分了系统用户管理、设备管理、监测对象、任务管理、数据管理、系统设置6个模块。文章接着展示了基于WebGIS、Cesium框架实现的系统功能及实际应用,该系统实现了在核电领域第一次对变形监测工作进行自动流程化管理。最后本文对核电站全生命周期变形监测管理系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