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的价值研究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关心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和人格教育的理论观点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并且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古代先贤对包括“天道”在内的大自然规律的反复体悟的智慧结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时期,迫切需要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给予力量支持,迎接时代挑战,履行历史赋予的重任。但是,在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东西方文化充斥之时,一些大学生感到了迷茫、困惑甚至放纵、堕落,主要问题还是反映在人格结构的失调和失序。因此,基于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伟大重任以及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应该系统整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的人格和人格教育理论,剔除文化毒瘤和不良思想,让传统文明的光辉继续照耀新时代大学生的前进之路。   论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和高校人格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充分利用理论分析、历史分析、实证调研等方法总结出当前高校大学生人格发展和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理想人格模式。首先阐述了人格塑造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其次对与人格塑造相关的概念进行了定性分析,并阐述了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和现代社会的要求;通过系统整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括易经、儒家、佛教、道家在内的)理想人格理论,同时详细阐述了古典文学艺术对人格塑造的积极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和人格教育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人格发展和人格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钻石型理想人格模式。最后,从现实可能性、主导力量、原则、内容、基本方法和途径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   第一,创新地从实践活动的结构(主体、客体、中介)出发,全面分析了我国高校人格教育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第二,按照八面体钻石的立体结构,研究设计出了包含12项人格特质在内的钻石型大学生理想人格模式。   第三,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系统思维,从环境、资源、文化、技艺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提出了优化人格塑造环境、盘活人格塑造资源、创新人格塑造文化、提升人格塑造技艺四个方面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得家长与学校的纠纷时有发生,这些事故不仅使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也给学校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对我国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
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国人过于注重如何直接获取经济利益,却忽视了由此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如今由城镇化快速发展而造成的生态问题无疑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的
内蒙古地区马头琴的传承与变迁,是本地区近代史中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变迁的典型代表,也是弓弦类乐器变迁的重要环节。 本文正是把马头琴
我国民事审判制度正处于一个复杂的转型时期,现代诉讼的基本理念不断被引入国内,并逐步体现在民事诉讼改革的进程中,辩论主义便是其中的核心之一。在大陆法系中作为辩论主义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