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新常态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平均消费水平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消费升级从整体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提升了社会福利,但在消费升级的同时,由于我国收入差距较大、不同社会阶层结构的失衡,是否会扩大家庭消费不平等,使消费升级的普遍性削弱,造成消费出现两极化、结构化等明显的消费分层现象,导致消费升级陷入发展困境。因此测度家庭消费不平等,深度剖析消费不平等的成因,对于政策制定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以往的消费不平等测度中,国内只有极少部分的学者使用Zenga指数,考虑到Zenga指数的优良性质及与其他研究具有可比性,综合运用了基尼系数与Zenga指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的微观调查数据,测度我国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及变化趋势,并通过基尼系数和Zenga指数分项分解法研究家庭各分项消费对于总消费不平等的贡献。进一步,运用分层模型从宏观地区层面和中观社区层面分析影响以社区为群体的家庭消费不平等的主要因素,再从不同社会阶层消费差异出发,运用基尼系数子群分解法,测算群内和群间差异对总消费不平等的贡献率,分析造成家庭消费不平等现象愈加突出的社会结构因素。基于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消费不平等现象愈加突出,虽然我国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总体消费差异也越来越大。2.从消费结构来看,分项消费不平等程度变化趋势及相对贡献率和边际贡献率均有明显差异,食品、衣着、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支出及其他消费性支出对总消费不平等起抑制作用,消费增加会改善不平等状况,其他分项消费对总消费不平等作用相反。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的家庭消费不平等影响最大,且有反向影响,也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消费不平等程度越低,但实际中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随经济发展越来越高,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分层造成家庭消费不平等愈演愈烈。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在政策制定中应保障居民基本消费及重点民生领域的消费,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形成带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解决社会结构失衡问题,优化消费升级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