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师之女》中的伦理困境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njing912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恩美(Amy Tan,1952~)是一位当代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从三十三岁开始写作,曾获得多项文学大奖。她的作品大多反映母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关注中国封建时代女性和美籍华裔人群的生存困境,表现了伦理冲突下强烈的情感矛盾和明显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接骨师之女》作为谭恩美的第四部小说,小说讲述了美国华裔女性露丝家族里三代人不寻常的人生遭遇,深刻揭示了旧中国的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压迫以美国白人社会对少数族裔女性的压迫。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系统分析小说中人物的伦理困境。本论文引言部分首先简要地概述了谭恩美的生平,总结其作品的主要风格,并且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接骨师之女》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这之后,继而说明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对《接骨师之女》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接骨师之女》中的伦理环境,分别从中美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和东西方文化下华裔女性卑微的地位。第二章主要分析小说中的女性遭受的家庭伦理困境,表现在母女之间的各种冲突和婚姻关系的不和谐。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小说中主人公的身份伦理困境。在东西方不同伦理环境的影响下,主人公各自面对着身份的错位与困惑。第四章阐释了小说中主人公在不同伦理困境面前做出的伦理选择。分别选择用爱与写作来实现家庭和解与重建伦理身份。结论部分回顾总结了论文内容,再次说明了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解读小说的伦理问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接骨师之女》中的主人公最终通过各自的伦理选择走出了伦理困境。她们的选择鼓舞并启迪着深受压迫和身处异域的华裔女性在困境面前大胆的吐露自我,认同自我的伦理身份,努力用爱来与身边的人达到和谐。
其他文献
托马斯·哈代一生经历了维多利亚时代、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等多个历史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哲学、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因受社会变革的影响,哈代的
本文所研究的微博语言是新浪微博中的娱乐明星微博语言,即在新浪微博语言社区中娱乐明星们所使用的有特色的自然语言,涉及汉字、外文、数字、拼音、字母以及多种多样的符号。本
阿库宁是近年来俄罗斯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他的侦探小说畅销全俄,在文坛引发“阿库宁热”。其创作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于其作品互文性的争相讨论。
自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初,术语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术语学的蓬勃发展促使不同领域学科间的信息交流也愈发地频繁,人们逐渐认识到术语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