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现状调查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并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提供指导。  对象和方法:  1.对象: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出院的395例高血压患者。  2.方法:将395例病历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查阅病历,收集以下资料:性别、年龄、肾功能、心功能、高血压病程、并发症、出院诊断、出院带药及用药情况等。  统计两组患者使用降压药的种类、药名、种数和日均费用等;将以上信息和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和比较各类药物及各种药品在两组间的使用情况,查看药物的使用禁忌等情况。  结果:  1.395例患者中,老年组286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170例,平均年龄73.77±8.26岁;中青年组109例,男64例,女45例,平均年龄49.28±8.84岁。  2.两组间性别构成、不同高血压病程、心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例数及合并糖尿病等并发症例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血压病程≥10年的占60.14%,高血压病程≤1年的只占5.94%。老年组中,肾功能不全占22.03%,心功能不全占27.6%,合并糖尿病占36.36%。  3.老年组使用降压药平均种数2.69±1.18种,只用单种降压药的仅占18.53%,日均使用降压药种数≥3种的占53.50%。日均降压药费用11.49±9.73元,日均费用≥5元且<15元的199例,占69.58%。随着病程的增长,用药种数呈上升趋势,但日均费用变化不明显。  4.两组间在降压药的使用种数和日均费用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老年组使用的降压药包括5大类30种药品,其中长效制剂21种(70.00%)。280例都使用了长效制剂(97.90%),没有使用长效制剂的仅6例;单片复方降压制剂(SPC)有3种,46例使用了SPC(16.08%)。两组间使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老年组降压药品大类使用频率排序前三位的分别为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CCB)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ARB),药品使用频率排序前三位的分别为氨氯地平、美托洛尔、硝苯地平;中青年组药品大类使用频率排序前三位的分别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ARB)、钙通道阻滞药(CCB)、利尿药,药品使用频率排序前三位的分别为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7.两组间药品大类利尿药及药品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呋塞米及螺内酯的使用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老年组随着用药种数的增加,CCB、ARB、β-受体阻断药的使用率逐步上升,接近100%; ACEI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其他大类且基本保持不变;利尿药的使用率急剧上升,在使用3种药品时已接近100%,使用5种药品时超过200%。  9.老年组使用单种药品时与中青年组比较,ARB的使用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1);使用2~3种药品时,β-受体阻断药使用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而利尿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ACEI的使用率都明显低于其他类药品。  10.老年组降压药选用适应症均符合,用法用量都合理,但对患者部分存在着药品选用不当的现象。  结论:  1.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降压药使用种数多,费用高。  2.老年高血压基本都选用了长效制剂,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3.老年高血压使用降压药的主要特点为利尿药和CCB使用较多,代表药物分别为螺内酯、呋塞米和氨氯地平,β-受体阻断药的使用率相对较低,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
其他文献
图形表征是开展小学物质科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图形表征,运用圆圈化代物、箭头化示力、图表化分析、简易化记录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运用图景化想象、
该研究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内蒙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从脂溶性部位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波谱数据分析,结合化学方法,鉴定了其中的6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硬脂酸(
头序楤木是五加科、楤木属植物Aralia dasyphylla Miq.,又名黄龙苞,刺龙柏,鹊不踏,鸟不宿,通刺等。本植物属于灌木或小乔木,味辛,苦,性平,具祛风除湿、利水和中、活血解毒功能,分布于安
苯乙烯可以引起实验动物或接触者神经行为的损伤,产生恶心、眩晕、头痛、共济失调等症状,导致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和反应时间的延长.但是苯乙烯神经毒性产生的机制到目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