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辽宁省将举办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作为分赛区的大连市将承办40%左右的比赛和全运会闭幕式,但是大连市原有的体育场馆无法承载如此规模的体育盛会,因此,大连市在甘井子区北部南关岭地区规划和修建了大规模、高标准的体育场馆设施既大连市体育中心,作为大连市北部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大连市体育中心的任务不仅仅是承办体育赛事,更重要的作用是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对周边产生影响,产生集聚效应,刺激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加速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区域内的整体协调发展。通过对体育场馆集聚效应的产生以及体育场馆对于其周边区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为充分发挥大连市体育中心的集聚效应,并带动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本文首先对大连市人民体育场的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大连市人民体育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和系统研究,分析大连市人民体育场集聚效应的表现和成因。其次本文对大连市体育中心进行了 SWOT分析,结合大连市体育中心的实际状况,分析了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大连市人民体育场集聚效应影响的范围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核心部分为体育场、奥林匹克广场和中山路路段;次级部分为东北路和胜利路路段;边缘部分为黄河路路段;从产业功能上看大连市人民体育场周边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第三产业集聚,如服装鞋帽、餐饮食品、体育用品、休闲娱乐等行业;从数量和业态面积上来看在这些产业之中休闲娱乐、餐饮食品、体育用品总体上处于领先水平,同时,研究发现,历史文化条件、区域分工条件、投资条件、区域竞争力条件保证了大连市人民体育场集聚效应的形成。 通过对大连市体育中心的研究,大连市体育中心的目标定位为平衡城市中心;加强城区之间联系;形成特色服务这三方面内容,并通过 SWOT分析发现大连市体育中心的建设具有政府主导、区位、资金、群众基础这四方面的优势,但是同时还具有人口稀少、政策和投资以及基础设施缺乏这三方面的劣势。 结合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大连市体育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具体包括了三个方面: 一,加快体育中心区域形态开发,为集聚效应形成创造基础条件; 二,对体育中心区域功能进行开发,增强体育中心的集聚能力; 三,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与制度,为集聚效应的形成提供保障。并充实了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更便于具体的实施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