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倦怠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倦怠的相关性,为此后拟定大学生心理健康卫生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高校大学生做问卷调查。结果:1)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4200份,共收回问卷3916份,回收率为93.24%;有效问卷3593份,有效率为85.55%。2)在SCL-90量表中得分提示阳性者为1378人(38.4%),阴性者为2215人(61.6%),被调查大学生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P<0.05);不同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和近亲患精神性疾病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吸烟情况在敌对、偏执和其它因子中的得分不同(P<0.05),不同参加文体情况除躯体化因子外的各因子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月支出情况除强迫症状外的各因子得分均不同(P<0.05);心理健康水平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每月支出情况及近亲患精神性疾病有关。3)在UPI量表中得分提示UPI-A类学生为723人(20.1%),UPI-B类学生为325人(9.0%),UPI-C类学生为2545人(70.8%);不同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情况和近亲患精神性疾病在各个因子的得分均不同(P<0.05);分类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及近亲患精神性疾病有关(P<0.05)。4)学习倦怠各项得分提示正常人数为459人(12.8%),轻度倦怠人数为2717人(75.6%),重度倦怠人数为417人(11.6%);不同年级、学校、专业和吸烟情况在各维度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性别在除成效感维度外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饮酒情况在倦怠总分和成效感维度得分不同(P<0.05),不同参加文体活动情况在情感耗竭和成效感维度得分不同(P<0.05),不同月支出情况在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不同;学习倦怠三种程度的差异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专业、饮酒情况、吸烟情况及参加文体活动有关(P<0.05)。5)SCL-90中十项因子、UPI各维度均与情感耗竭维度、去个性化维度、成效感维度均为正相关关系(P<0.05);SCL-90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学校地区、专业、近亲精神病史、学习倦怠程度(P<0.05),其中女性、南疆地区、北疆地区、每月支出500-1500元、近亲患有精神病和学习倦怠等级是危险因素,理科、工科、医科和其它专业是保护因素;UPI-C类与UPI-B类学生比较后,学习倦怠程度是UPI分类的危险因素(P<0.05),UPI-C类与UPI-A类学生比较后,性别、理科、从不参加文体活动、近亲精神病史、学习倦怠程度是UPI分类的影响因素(P<0.05),女性、理科、近亲患有精神病和学习倦怠等级是危险因素。6)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SEM模型整体模型拟合较好,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习倦怠和UPI相关因素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变量,UPI相关因素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间起中介效应。结论:1)新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性别、年级、学校地区、专业、饮酒情况、吸烟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情况、每月支出情况、近亲是否患有精神性疾病都对其有影响作用。2)新疆高校大学生人格健康状况尚可,可能与性别、年级、学校地区、专业、饮酒情况、参加文体活动及近亲患精神性疾病有关。3)新疆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较差,性别、年级、学校地区、专业、饮酒情况、吸烟情况、参加文体活动情况都对其有影响作用。4)学习倦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康均呈正向相关,且学习倦怠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