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的迅速发展,飞行员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飞行员数量面临的缺口愈发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民用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因素之一。飞行员的培养是一个高投入的业务领域,这不仅使得航空公司负担过重,也影响飞行员的培训效率。如何降低飞行员培养成本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商用教练机的维修成本占直接运营成本中较大一部分,通过对商用教练机维修间隔的优化,能够有效降低飞机的维护费用,同时有利于对飞机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减少停机时间提高飞机的利用率。本文对飞机的常见故障模式、维修方式、维修思想等维修基础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应的维修方式和策略,以商用教练机部件的预防性更换、结构检测、隐性故障检查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别就教练机定时维修、视情维修、状态监控三种维修方式的维修间隔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商用教练机预防性更换的维修策略,介绍了定时和工龄更换方式,对于定时更换的维修方式考虑了备件库存情况,建立了更换间隔和备件库存联合优化模型;考虑到商用教练机部分时寿件的成本相对较高,建立了以单位时间维修成本为目标函数的工龄更换间隔优化模型;考虑商用教练机结构裂纹检测的不完备性,对Goranson检出概率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时间的裂纹检出概率模型,并建立了以复检间隔和首检间隔系数为变量、单位时间维修成本为目标函数的飞机结构维修间隔优化模型;针对商用教练机隐性故障,建立了隐性故障定时检查间隔的优化模型。利用matlab对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模型中参数变化对维修间隔优化结果的影响情况和变化趋势的分析,并将其与实际维修实践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表明提出的维修间隔优化模型对维修企业确定商用教练机维修间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