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水相一步合成法制备纳米BaTiO粉体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37618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钡是电子工业关键的基础材料,是生产陶瓷电容器和热敏电阻器等电子陶瓷的主要原料,在电子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BaTiO3粉体具有高纯、超细(纳米级)、粒度分布均匀等特点。BaTiO3粉体尺寸的大小、晶体的结构、分布状况等直接影响电子陶瓷的性能,尤其是当粉体尺寸达到纳米级时,电子陶瓷的性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钛酸钡生产基本上仍在延续传统的固相法,该方法生产的钛酸钡纯度低,粒径大,不能满足我国微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高质量的纳米级BaTiO3生产技术主要由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大化工公司所掌握,我国市场消耗的纳米BaTiO390%以上依赖进口。因此研制成本低、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善的生产纳米BaTiO3粉体的方法是电子元器件研制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势在必行。   根据上述目的,本文利用液相反应和一步合成法能进行分子尺度混合及不需要煅烧的优点,尝试通过常压水相一步合成法制备纳米钛酸钡。着重研究了以四氯化钛、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常压水相一步合成法制备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借助X-ray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检测手段,综合研究了四氯化钛的水解特性和温度、钛钡摩尔比、加料方式、PH值等因素对制备纳米钛酸钡的影响。以此寻找合成纳米钛酸钡的最优化路线。   通过实验探索,本文成功地利用常压水相一步合成法制备了平均粒径小于60nm、纯度大于99.5wt%、化学计量准、近似球形的粉体。同其它工艺相比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操作简单等特点。   本文研究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纳米钛酸钡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学特征之一为淀粉样斑块(老年斑),而淀粉样斑块的主要成分为β淀粉样纤维。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是导致AD的主要诱因。淀粉样斑块内及周围富集着大量的Cu2+,研究发现Cu2+可以诱导Aβ形成神经毒性较强的寡聚物。因此探究Aβ的聚集行为及Cu2+对Aβ聚集行为的影响对AD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众多的癌症诊断方法中,荧光探针技术以其低成本、低毒性、高灵敏度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癌症治疗领域中一个新型的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以其副作用低、靶向性好以及创伤小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广泛。荧光探针检测与光动力治疗相关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筛选出具有清洁无毒、选择性强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的光敏材料。目前,光动力治疗以及荧光探针技术所用到的光敏材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轨道交通是缓解出行压力,促进绿色出行的解决方案。成都市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中远期的地铁建设规划,到2050年将建成地铁轨道交通两千多公里。但是,在地铁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引发施工安全问题,造成了人们财产生命安全的威胁,影响了轨道交通模式的推进速度,所以加强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