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榛子资源库内平榛、欧榛等共计40个种质为试材,对常规压片法进行了改良,对其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其染色体倍性与数目,分析其染色体形态,提供平榛、欧榛的细胞学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现有的植物细胞学研究成果,对染色体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良,探索出了一套简单、经济、高效的榛子核型分析方法。于春季4、5月份在气温较高的晴天上午11:00到下午16:00时间段取榛子种质叶芽,尽量剥除外部幼叶,采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溶液2h;采用纯酒精:冰醋酸=2:1为固定液固定2-24h;以浓盐酸:95%乙醇=1:1的解离液解离10min,改良卡宝品红染色、压片,然后镜检,利用Photoshop、AutoCAD软件对染色体进行配对、测量、排列。2.平榛、榛所有供试种质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2,属于小染色体类型;核型主要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组成,有几个种质有少量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大于2小于4的种质占72.5%。无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上,除种质H8只有长染色体(L)和中等染色体(M)、B-9只有中等染色体(M)外,其余种质均由短染色体(S)、中等长度(M)染色体和长染色体(L)组成。不对称系数的变异范围是56%-60.34%。核型分类上主要为较稳定的1A、1B型属较对称、较稳定的物种。供试种质核型就有很大的相似性。3.通过分析发现平榛、欧榛40个种质的亲缘关系与进化分析结果如下:欧榛(CK)较平榛(CK)进化;欧榛(CK)比其品种H2、H4进化而比其品种H8、7#进化水平低;平榛家系各种质比平榛(CK)进化;平榛中泰山种质较蒙山种质进化;家系选优与杂交后发生明显进化与变异,且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种质较平榛(CK)进化但较欧榛(CK)进化水平低,这部分种质与平榛、欧榛间的亲缘关系相差不大,如84-237、T20、81-23、M1、85-119等共计14个种质;另一部分种质如B-23、84-226、84-263、T6等70%的种质较其亲本进化程度高,且与欧榛(CK)亲缘距离近,与平榛(CK)远;平榛家系与平欧杂交榛亲缘关系比较不是太明朗,但大部分杂交榛较平榛家系进化快,这部分种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异,以84-226、B-23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