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复合材料损伤行为及其结构响应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升结构效率并保证承载性能,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中大量运用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MatrixComposites,CMC)。但这类材料的工艺过程导致其内部存在大量缺陷,材料微细观几何特征复杂。材料受载时表现出明显的损伤退化特性,且损伤过程表现出显著的随机性。对上述特征表征的不足影响着CMC结构力学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为满足未来飞行器设计对结构重量与可靠性的苛刻要求,迫切地需要发展更为准确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响应分析方法,以及分析结果不确定性的量化方法。本文以一种典型的陶瓷基复合材料C/SiC材料及结构(3kT300平纹编织、PIP工艺)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材料损伤本构建模、材料非线性行为不确定性的表征、结构响应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及试验验证工作,以期提升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C/SiC材料损伤引起的力学行为非线性问题,利用正轴与偏轴拉伸/压缩力学性能试验、及面内剪切力学性能试验,获取C/SiC材料在简单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损伤退化与残余应变演化特征。基于热力学定律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该材料的宏观非线性本构模型,引入依赖于应力状态的损伤耦合系数及屈服面对模型进行改进,并给出相应的有限元增量求解方法。利用该本构模型所预测的多种平面应力状态下材料弹性与非弹性应变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所预测的材料弯曲受载时的双模量特征与应变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针对样本少、数据来源复杂条件下材料行为随机性表征的问题,通过在本构模型中引入参数不确定性,结合小样本表征方法,建立并验证材料行为随机性的简化模拟方法。通过人工解方法,对比研究极值区间、容差区间、核密度估计及证据理论共四种参数不确定性表征方法的可靠性与误差。利用该方法结合参数敏感性的研究表明,材料损伤阶段的力学行为随机性更为明显,且材料行为的不确定性依赖于载荷状态。在获取更多的数据条件下,利用贝叶斯定理,建立本构模型参数及模型形式误差两类因素的修正方法,并给出“随机游动+Gibbs”混合后验分布抽样方法,进而开展数据驱动的本构模型更新研究。上述方法为在结构计算中引入材料行为不确定性奠定基础。  针对从材料不确定性来获取结构响应不确定性的传播分析计算中的效率瓶颈,利用“全局模型+子模型”的多级策略,其中全局模型采用线弹性降阶求解,再将非线性分析限制在子模型区域内,构建低置信度但高效的非线性响应的求解方法。通过多项式混沌展开结合压缩感知方法获取稀疏解,构建响应的逼近模型及高维不确定性参数下的快速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利用非线性全局模型的高置信度计算结果来估计多项式混沌展开逼近与子模型方法的误差,通过少量误差样本建立结构响应前四阶统计矩求解结果的修正方法。从效率、精度、准度、可靠性四个方面对比Quasi-Monte-Carlo模拟与本文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多置信度不确定性传播求解策略能够在相同的准确度、精度与可靠性下,将分析效率提升1~2个数量级。  在上述的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典型C/SiC结构损伤与响应分析及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的试验验证。选择一体化热防护中的C/SiC连接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制备结构试验件并开展力学试验,获取结构试验件不同位置的应变及其随机性特征。开展试验工况下结构非线性响应的数值模拟,分析材料损伤引起的结构响应非线性特征;考虑材料不确定性与试验误差对应变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试验与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模拟给出的各区域应变曲线随载荷变化规律与试验结果一致,不确定性量化给出的应变曲线不确定性区间能够准确包络试验中观测到的离散性。进而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损伤分析方法及响应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一系列电压失稳事故的发生,电压稳定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尽管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电压稳定的许多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电压稳定的研究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对电压稳定问题做了进一步研究。首先回顾了电压稳定研究中所关心的一些问题,重点分析了现已提出的一些电压稳定指标的优缺点。然后基于支路潮流分析,由电压的二次方程有解条件提出了一种电压稳
学位
冶金工程中高炉炉壳上密集、形状各异的孔洞分布,以及高炉炉壳所承受的复杂多变载荷给固体力学理论及实验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准确判定炉壳上开孔位置、大小、形状对炉壳
学位
传统的输电方式需要供电电源和负载之间有电气连接,所以在恶劣环境下或者负载在悬浮状态下或高速移动中要对其供电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寻求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输电方法显得特别必要。无接触供电系统( Contactless Power System,简称CPS系统)利用磁场耦合进行电能传送,不需要任何电气连接就可以在恶劣环境中或负载悬浮或移动状态下有效地替代传统的输电系统。采用电磁悬浮的磁悬浮运输装置,在
变频调速技术以其适用性广、节能效果明显、容易实现自动控制、调速性能优越等特点已成为电机节能调速的主要手段之一。迄今,在低压变频方面我国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但是高压变频调速技术还相对薄弱,尚处于产品研制和推广应用的发展阶段。高压变频调速装置拓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各种异常运行工况和故障类型相对较多,给现场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目前,在高压变频调速装置的研制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一次
脉冲功率技术在科学试验、国防、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光聚变能源系统采用高储能密度电容器作为储能方式,电容器并联运行,对氙灯负载放电,经过一系列的光学处理,产生高功率激光。由于电容器并联运行,故障时短路电流大。脉冲电容器组短路故障类型有两种:一是单台电容器内部短路,此时,所有其它已充电的电容器对它放电,整个能源模块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故障支路上释放,会导致电容器发生爆炸。二是
该文分别开发出发基于FFT的三光束云纹干涉法和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相关新方法.对三点弯曲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AS4/PEEK[0/±45/90]自由表面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做了宏、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