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前往日本留学的中国现代作家群体,是五四时期乃至整个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中流砥柱,他们以个人经历为基础书写了留学生的生存状态与域外体验,具有强烈的自传或他传性质。对于漂泊在外的留日青年而言,旅馆是身体的容纳之处和观念的交际场所,旅馆体验也因此成为了留学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中国现代留日作家笔下的旅馆体验为讨论核心,以由外到内的逻辑线索,探索留日学生与旅馆空间的关系,考察旅馆内的交往与冲突,以及留学生在旅馆内身体与精神的存在状态,从而挖掘现代留日学生的生存处境与文化心理。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中国现代留日作家群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提出选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对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做出说明。第一章旅馆:漂泊生活的唯一归处。本章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留日书写中留学生与旅馆之间的关系。首先,部分留学生试图逃离旅馆,又受到外部挤压,最终不得不回归旅馆,在抗拒与围困之间,形成了人与空间的拉扯关系。其次,对于部分留学生而言,短暂居住的旅馆似乎具有家宅的吸引力,但事实上和谐家宅往往只是漂泊个体的幻想,旅馆不过是欲望的泛滥之地。最后,对于学成归国的留学生而言,故国成为了异国的延伸,他们在后留学时期依旧辗转于各个旅馆之间,并再次陷入逃离与回归的循环之中。第二章“国际舞台”:旅馆内的交往。日式旅馆具有独特的公共性,成为留学生与他人交往的重要场所。在与他者的交往过程中,留学生在旅馆内遭遇了民族的歧视和异性的嘲弄,同时,作家还刻意设置留学生在他者面前露出丑态的情节,以反思本民族的文明进程。留学生与同胞并非总是并肩作战、和谐相处,他们在旅馆内也常常因为国民性、社会观念、利害关系等问题,发生种种冲突。此外,留日作家还借用旅馆内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把留学生活与广阔的世界连接起来。第三章负重的身躯:属己空间中的个体。受到冲击与挤压后的留学生只能回到旅馆,而旅馆内具有私密性的个人空间,使他们产生寄托性情感,他们在其间发泄压力、隐藏情绪以及展现疾病状态,这也构成了留学生活中旅馆体验的一部分。此外,疾病、疯癫、暴力与悲伤等非常状态并非只具有阴郁与黑暗的特质,留日青年在属己性空间内的宣泄、反叛与恐慌,亦彰显了他们对抗陈旧与宣扬自由的冲创性,旅馆成为了张扬青春力量的战场。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