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埭强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j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靳埭强作为当今华人平面设计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以其蕴涵浓厚东方色彩的设计作品而享誉国际设计界,无可置疑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先驱者。靳氏自幼受祖父靳耀生熏陶,爱好绘事。1957年定居香港,投身为学徒,满师后当裁缝师,如此十年之久。1964年开始随伯父靳微天学习素描及水彩画。其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攻读由吕寿琨教授的水墨画课程及王无邪主持的设计课程。1967年开始从事设计工作,屡获奖项,享负盛名。1976年开始创办设计公司,作品受高度评价,成为驰名中外的设计师及画家。他的设计作品获奖数百,被众多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同时靳氏亦醉心艺术创作,擅长现代水墨画和公共雕塑,作为一代极具创新精神的水墨画家,以其革新创造性的水墨艺术作品而备受瞩目,其艺术作品亦被众多机构收藏。靳氏热心艺术教育及专业推展的工作,经常在各院校授课及赴海外演讲,出任多家设计及艺术组织顾问以及中国多所高等艺术学院客坐教授和比赛评委,并出版著作数部。2003年起,担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开始推澜助波中国新一次的教育改革浪潮。他对青年一代甚具影响力。本文在对靳氏的个人经历、所处社会背景、教育活动与其作品中所映射出的文化意识与哲学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论述的同时,探究了靳氏从事设计、艺术创作40载的风格演变:靳氏从60年代初涉设计行业时的“西方的创作风格”到70年代对自我身份的寻找而形成“民俗风格现代化”,终至80年代开始的深入思考而走出的一条“东方思想的现代化”之路。在艺术创作方面:靳氏追寻“师古、师自然、师自我”的路向,终成独特的自我艺术风格,实现了其艺术梦想。“水墨设计”、“设计水墨”靳氏自由游走在其艺术与设计之间,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终生探索,创新不息。文章亦在论述靳氏的艺术与设计的风格之外,深入其思想层面,着重研究分析了靳氏的设计艺术的观念:设计的本质应该是为他人量身定做;设计应从生活出发,生活的体验丰富了我们的视觉语言;在东方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深邃中领悟出的设计哲理;设计以创意为核心,而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思想,来源与创新。此外,文章进一步深入解读了靳氏的海报设计作品:水墨与白底的精神内涵;红点元素的来源与多种运用;木尺、黑石以及文房用品等道具的运用。以此更好的理解靳氏的创作理念与作品中的文化内涵。靳埭强是成功融汇中西文化的最好典范,是当代香港文化之代表人物。本文试以靳埭强这个设计界代表性的人物及其引发的时代意义作深入分析研究,以期对当下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一种借鉴和学习。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充当过启蒙教育、唤醒民众、鼓舞士气、歌功颂德、诸般历史使命的大齐唱,渐渐退出舞台,直抒胸臆、自我表现的独唱走向前台。演唱形式的变迁,使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从强化政府在就业中的服务职能、优化就业的价值导向行为、优化经济政策调控行为、优化就业市场范围与监督管理,探讨了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Z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进行系统分析,构建比较完整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体系,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
穿越小说是中文网络阅读第四波潮流主力,从接受美学层面,以桐华的《步步惊心》为个案,从读者接受角度对读者的期待视野、阅读中的填补空白、阅读满足读者需求三个角度对穿越
结合维生素E的营养学研究最新进展,以详实的资料综述了维生素E在抵消自由基、抗氧化和对其他维生素起协同作用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在机体内外与延缓不饱和脂肪的氧化速度的关系,以
目的关于《玉函经》一书的注者,历史上有黎民寿和崔嘉彦两说,其注者的真伪需要辨明。方法考察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多纪氏手跋《新刊广成先生玉函经解》,比较国内现存源于程林的《玉
目的探讨在骨髓活检石蜡连片上同时进行多种不同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法。方法骨髓活检组织经脱钙后常规脱水、浸蜡、包埋、3μm切片,并将裱在同一张玻片上的骨髓活检组织石蜡连
《长阿含经》中的法数类经典书林漫步法数,指的是带有数字的佛教术语。对包括法数在内的佛教术语和义理,进行分别、抉择、整理与阐述的经典,通常称为“阿毗达磨”,即作为经、律、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自然给予人类的最严重考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且对人口资源环境高度依赖的改革关键期显得更为迫切。公众参与已成为解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倾向不一,大多数愿意市民化,但也有部分人热情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有三大障碍。一是素质技能低下,就业选择空间有限;二是收入相对较低,购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