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中Chord协议及算法的研究及改进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e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等网应用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定位存储特定资源的结点。不同的对等网查找算法采用不同的策略,其查询效率也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一种分布式查找算法Chord。Chord作为第二代对等网算法,以分布式散列表为查找策略。Chord算法是可改进的,并且每个结点只需维持对数级的Chord环上结点数的结点,便可完成通信任务,而且需要传递的信息量也是对数级的。Chord算法具有负载平衡、可靠性、可扩展性等优点,但是它的查询效率比较低。针对Chord算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Full-Chord算法。Full-Chord算法主要改进了Chord算法的指针表,将原来计算指针表的公式扩展为两个,这样可以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上同时进行。Full-Chord算法在查询开始时,就能将查询限制在半个Chord环上,这样便能更接近目标结点,提高查询效率。通过理论分析,Full-Chord算法的查询效率明显优于Chord算法。对等网中结点加入和离开是很平常的,因此必需考虑对等网的自适应性。关于这个方面,本文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为每个结点再建立一张拥有r个后继结点的后继列表的设想,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还借鉴了small-world领域的研究成果,扩展了Chord算法。通过对结点度数的分析,提出“超级结点”的概念。并且参考Google的网页搜索技术PageRank,给出了计算结点级别的公式noderange,从而能很好地确定超级结点。通过超级结点,可以更加有效地定位资源,提高查询效率。最后,通过仿真测试表明,Full-Chord算法在平均查找路径长度和平均查询时间这两个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原始Chord算法。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工作流技术已经成为协调企业业务过程、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技术。工作流模型作为工作流系统的过程定义,在工作流系统中发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Web上积累了大量的有用数据,从Web上抽取和集成信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Web页面上的信息经常以HTML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HTML显示的数据缺少严格的标准限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进程也大步前进,企业网络的有效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IP企业网络的组成和结构,并分析
传统的ERP开发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应对市场竞争的要求,为此引入MDA思想,可使ERP系统开发层次清晰,提高开发的效率。MDA分为计算无关模型(CIM)、平台无关模型(PIM)、平台特定模
本课题主要是,结合网络攻击技术,在攻防实验中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Snort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尝试对Snort应用作一些实验研究工作以适应网络实际环境的需求。Snort采用规则匹配来
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逐渐成熟,软件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开发者与用户的关注。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两个重要手段,软件测试与软件可靠性分析同时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有效合理的
随着虚拟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虚拟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机器人类型的繁杂多样以及作业任务的不同,机器人仿真软件的功能与设计目的也各不相同,但是开发不同仿真软件时所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正推动着以网络化、数字化为技术特点的信息革命。人类社会对信息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伴随着网格计算研究的深入,依据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中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具有其他识别技术不具备的很多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多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构
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序列比对是生物信息学的基础,通过在比对中获得大量的序列信息,可以推断基因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