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小牛群铜金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mo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小牛群铜金矿区域成矿带归属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区(Ⅱ)乌拉山-集宁-阜新太古代、燕山期金、银、铅、锌、铜、铁、白云母、石墨成矿带(Ⅲ),大水清-热水金、铜成矿带(Ⅳ)中段,大水清-明干山金、铜成矿带(Ⅴ1)的西南部。研究区位于喀喇沁旗大水清金矿和宁城县热水东风金矿之间,分布着较多的小型金、铜多金属矿点。虽然研究区地质背景与大水清金矿、东风金矿以致赤峰市西南部金矿有一定差异,但处与同一个区域地球化学场,区域构造环境较相似,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通过物化探和地质调查工作,在地表发现多条金矿(化)体,金矿(化)体与NNE、NNW和SN向构造关系密切,矿(化)体以含硫化物石英脉为主,膨大收缩、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现象普遍,开展该地区的综合信息及成矿预测研究,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依据。研究区内侏罗系中酸性火山碎屑岩、隐爆角砾岩、砂砾岩具较大的孔隙度,有利于含金热液运移和沉淀;处于中三叠世闪长岩外接触带附近的锦山组地层有较高的铜、铅背景值,可作为铜多金属矿形成的有利矿源层;区内发育多组北东向构造,其中主干构造为槽台分界深大断裂的次级深断裂,直接控岩、控盆,部分断裂直接或间接控制含矿构造的形成规模、形态、产状及性质;多期岩浆侵位,特别是中三叠世闪长岩、晚侏罗世流纹斑岩及早白垩世花岗斑岩可分别为各期铜多金属矿或金银矿形成提供矿源或热源。通过综合研究分析,研究区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主要为褪色化、硅化、红化、绢云母化,多见“火烧皮”;与铜多金属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硅化、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高磁低缓正异常及低缓正负异常接触带部位为成矿有利地段,是金矿找矿的高磁异常标志。视电阻率大于1000?·m,视极化率大于1.8%的中高阻视极化率异常特征为研究区找矿的重要标志,及断裂交汇部位存在相对低阻高极化异常,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面积大、异常值高、分带明显以及浓集中心明显的Au异常是金矿找矿的直接化探标志,与Au伴生的As、Sb、Hg等元素异常是金矿找矿的间接找矿标志。通过对前期资料汇总,根据矿化蚀变带发育规模和集中程度,结合对各成因类型矿化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在Ⅰ区圈定金银矿找矿靶区3处,即小西沟地段、大松沟地段、大北沟-大梁沟地段;在Ⅱ区圈定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1处,即罗卜起沟地段。罗卜起沟地段具备形成小型中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条件,其外围尚有较大探索空间。小西沟和大松沟金矿化段围岩为火山角砾岩和砂砾岩,矿化体受围岩孔隙度影响一般品位较低,矿化蚀变较宽,围岩蚀变分带不明显。大北沟和大梁沟地段围岩为流纹岩,矿化体品位较高,矿化蚀变较窄,围岩蚀变较明显。
其他文献
<正>紫苏又叫红苏,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唇形科紫苏属,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香苏。原产于中国,华北、华南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均有种植,紫苏全身都是宝,紫苏
期刊
介绍某石化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四合一加热炉的结构、特点以及运行状况,并对加热炉出口集合管盲盖法兰泄漏故障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集合管内存在旋流,长时间对缠绕垫片内环和缠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大大超过实际的需求就会产生通货膨胀。进而会产生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产生会使得人民的生活负担加重,会促使物价的不断上涨,货
通过对比多套连续重整装置氢气低温吸附脱氯设计实例,分析了2种重整氢脱氯罐平面布置形式和3种相关阀组配管布置方式的优劣。建议重整氢脱氯罐尽量靠近再接触吸收部分附近管廊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高职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同时,立足工作岗位要求、学生职业能力和健康素养培养要求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选取和优化,并总结课
今年以来,宜阳县赵保国土资源所立足职能,发挥部门优势,助力人民解放军驻洛某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自我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和社会的原因,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存在诸多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血栓形成和细菌污染是在使用血液接触材料时常会发生的两种并发症,因此合成既有良好血液相容性又具有抗细菌粘附性能的新型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点击反应和自由基聚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当地傣族都把一种名叫羯布罗香的高大乔木称为“油木王”“神油树”或“龙涎香树”。人们曾经见过这样情景:在傣族村寨附近或寺庙旁边,声望较高的老人(一般
快速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剧增,城市养老设施配置出现"一床难求"的问题。相较于增加配置规模,从城市养老设施空间分布及其结构特征出发,探讨养老设施的空间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