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在于,将版权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分析,通过版权立法、行业管理、贸易内容三个要素的纵向(历史)、横向(国家)对比,提出如何能在逆差中有所作为的宏观建议性思路。在第四部分,论述了对版权贸易逆差进行调控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第五部分的对策建议由第三部分的系统分析得来,但是并不完全对应,其中,行业管理作为一个争议较小的要素,已经糅合到整个第五部分。
本文的立场比较保守,体现在三个关键点:
1、通过对各国版权发展历史的考察,认为在提高版权立法水平上该“慎重”,避免落入西方资本思维的陷阱,避免人云亦云;
2、在出版市场逐渐放开的大形势下,认为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来抑制逆差,尤其是采用税收、配额等手段区别对待引进版权;
3、对世界版权公约、WTO、外国资本等所谓“全球化”概念持批判态度。
近来对版权贸易逆差的研究探讨多在图书出版领域,但是作为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贸易形式,版权贸易实际上可以包括很多其他媒介类型。本文的研究对象不限于出版领域,而是随说明需要有所跳跃,意图是在传播学“泛媒介”的框架下,得到更通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