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版权贸易逆差结构性分析及对策建议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在于,将版权贸易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分析,通过版权立法、行业管理、贸易内容三个要素的纵向(历史)、横向(国家)对比,提出如何能在逆差中有所作为的宏观建议性思路。在第四部分,论述了对版权贸易逆差进行调控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第五部分的对策建议由第三部分的系统分析得来,但是并不完全对应,其中,行业管理作为一个争议较小的要素,已经糅合到整个第五部分。 本文的立场比较保守,体现在三个关键点: 1、通过对各国版权发展历史的考察,认为在提高版权立法水平上该“慎重”,避免落入西方资本思维的陷阱,避免人云亦云; 2、在出版市场逐渐放开的大形势下,认为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来抑制逆差,尤其是采用税收、配额等手段区别对待引进版权; 3、对世界版权公约、WTO、外国资本等所谓“全球化”概念持批判态度。 近来对版权贸易逆差的研究探讨多在图书出版领域,但是作为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的贸易形式,版权贸易实际上可以包括很多其他媒介类型。本文的研究对象不限于出版领域,而是随说明需要有所跳跃,意图是在传播学“泛媒介”的框架下,得到更通用的结论。
其他文献
在世界经济与文化领域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中,电视节目的生产也在创作层面上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两难抉择。除了产业和市场的宏观背景之外,笔者认为电视节目创作“
现代社会,报业竞争激烈,专刊策划也成为近几年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今,人们只要翻开报纸,就会看到各种类型的专刊,包括知识性专刊、理论性专刊、服务性专刊等等。专刊是目
高职院校建立以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加入WTO之后,教育属于规定开放贸易中的服务贸易。WTO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必然使中国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冲
期刊
本研究探讨了跨国传媒集团进入台湾电视业态之历程与策略,探讨了跨国传播集团之卫星电视频道,在台湾市场环境限制下之进入作为。  由于相关研究十分稀少,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
本文把新闻传播学与文化哲学结合起来,采用文化哲学这一全新的视角对《新青年》进行详细的个案研究。试图通过探讨《新青年》在第一次文化转型中的角色扮演问题,给今天的大众传
本文研究了与置入营销相关的种种争议,以及国外对应的公共对策,并以此为参照考察我国的情况。由于置入营销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受到公众关注的程度很低,学术研究也很有限,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