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环境消费、能源转化和土地开发为核心的资源密集型企业在我国计划经济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的初期,发挥了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作用。随着工业发展历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一股抵制污染、发展绿色低碳工业为目标的新工业发展潮流。在中国,资源密集型产业中90%以上是大型国有企业,其中大多数是从事炼化、焦炭、炼钢等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行业,这些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环境资源匮乏,发展空间紧张的总体趋势,国有企业形成的巨型舰队能否成功调整方向,驶向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东方化工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转型案例的分析,重点分析首钢集团在迁出转型后所践行的“一业多地”发展模式,根据研究对象的主要本体特征选取研究角度。从东方化工厂所处的区域环境入手,利用SWOT分析方法,捋顺出东方化工厂在转型发展中可依赖的优势和需要回避和解决的问题,结合东方化工厂在面对困境时已经做出的决策和部署进行总结提炼,指出了东方化工厂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尝试利用德国鲁尔和首钢集团案例中适用于东方化工厂的部分,强化创新驱动,将转型迁出与异地发展相结合,依靠区域优惠政策的张力和地理优势将现有资源盘活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东方化工厂的转型建议和措施。本文的结论不仅仅是针对东方化工厂这样一个国有大型石化企业,同时也将对相似资源密集型企业和工业区的布局调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