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每年约出生10-15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50%以上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是由于缺损部位大量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循环容量明显增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重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1]。肺小动脉的血管增生和重构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最终引起心力衰竭和死亡[2]。高肺血流所致肺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合并症,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PH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清楚,研究认为PH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生和功能障碍致使肺血管重建,在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生长因子参与了此过程[3]。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特异性地促进血管内皮分裂、增殖及迁移,被公认为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一个中心调节者,是最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4]。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种特异性细胞因子所激发的细胞反应不是孤立的,而是依靠其他调节因素的存在。VEGF也不例外,它的表达受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TGF-β1是细胞增生、分化的有效调节者。Brogi等[28]研究发现,TGF-β1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血管生长。迄今研究已基本明确了VEGF在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对于TGF-β1的作用机制在动物实验中作了很多研究,但关于TGF-β1在CHD合并P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并且目前尚未见对VEGF及TGF-β1两种因子在CHD、PH中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外周静脉血清VEGF和TGF-β1的含量变化,旨在明确VEGF和TGF-β1与PH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两种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探讨其在CHD合并PH患儿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外科及河北医科学第一医院心外科收治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2例,根据术前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测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分为3组:无肺动脉高压组(PASP<30mmHg)1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30-49mmHg)14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ASP≥50mmHg)14例。42例CHD患儿均在进行体外循环手术前采集外周静脉血并留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VEGF、TGF-β1的含量。记录入选患儿的年龄、体重、身高、肺动脉压力。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 3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VEGF水平变化无肺动脉高压组血清VEGF水平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肺动脉高压组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 3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TGF-β1水平变化无肺动脉高压组血清TGF-β1水平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肺动脉高压组及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相关性分析3.1血清VEGF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ASP的相关性分析在无肺动脉高压组,CHD患儿血清VEGF含量与PASP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83,P>0.05);在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清VEGF含量与PASP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48,P<0.05);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清VEGF含量与PASP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58,P<0.05);42例CHD患儿血清VEGF含量与PASP呈正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r=0.881,P<0.01)。3.2血清TGF-β1含量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ASP的相关性分析在无肺动脉高压组,CHD患儿血清TGF-β1含量与PASP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38,P>0.05);在轻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清TGF-β1含量与PASP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3,P<0.05);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清TGF-β1含量与PASP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77,P<0.05);42例CHD患儿血清TGF-β1含量与PASP呈正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r=0.888,P<0.01)。3.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VEGF与血清TGF-β1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血清VEGF与血清TGF-β1含量呈正相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r=0.794,P<0.01)。结论: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其变化程度与肺动脉压力程度一致,提示VEGF参与了PH的形成,表明其水平变化可以反映CHD患儿的肺动脉高压程度。2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血清TGF-β1水平显著升高,其变化程度与肺动脉压力程度一致,提示TGF-β1参与了PH的形成,表明其水平变化可以反映CHD患儿的肺动脉高压程度。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血清VEGF和TGF-β1水平同时升高,呈正相关关系。TGF-β1作为VEGF的上游因子,诱导VEGF的表达来调节血管的形成,在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 VEGF和TGF-β1作为监测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手术疗效的实验室指标有着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5深入研究VEGF和TGF-β1,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VEGF和TGF-β1及其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或进行转基因治疗,为肺动脉高压的早期防治开拓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Telocytes(TCs)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和啮齿类动物器官和组织中的特殊间质细胞。近年来逐渐深入研究的结果显示,TCs可能通过细胞间连接来调节局部的免疫微环境。妇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