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尾加压素Ⅱ(UⅡ)最早是由teleost鱼脊髓尾部神经内分泌器官urophysis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环状结构的肽类物质,在哺乳动物中为迄今已发现的最强的血管收缩剂。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是其特异性受体。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UⅡ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及体外培养的人原代嗜铬细胞瘤细胞的增殖作用;UⅡ及其受体GPR14 mRNA在正常肾上腺皮质、髓质和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UⅡ及其受体GPR14在嗜铬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用噻唑兰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10-10、10-9、10-8、10-7、10-6mol/L)的UⅡ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增殖的作用,及UⅡ(10-7mol/L)在不同时间(12、24、36、48、60、72小时)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 2.用IA型胶原酶连续分次消化人嗜铬细胞瘤组织,分离培养人原代嗜铬细胞瘤细胞,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10-10、10-9、10-8、10-7、10-6mol/L)的UⅡ对人嗜铬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3.提取组织总RNA,逆转录后以UⅡ和内参照GAPDH,GPR14和内参照β-actin进行同管扩增PCR,以扩增的目的条带灰度和内参照条带灰度比值UⅡ/GAPDH和GPR14/β-actin,对UⅡ和GPR14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根据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如肾上腺和肾上腺外、良性恶性等进行分类,比较不同临床类别的嗜铬细胞瘤组织中UⅡ和GPR14mRNA表达的差异。 结果: 1.不同浓度的UⅡ(10-10、10-9、10-8、10-7、10-6mol/L)和UⅡ(10-7mol/L)在不同的作用时间(12~72小时)对PC12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