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打开国门与世界联通,文化、经济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社会进步提出的紧迫要求便是需要各项制度的完善来配合新时代的脚步。在越来越密集的外贸交流中,我们发现原有的未细化的会计准则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西方国家对于计算人工成本的标准非常精细,对报表数据的要求也与我国有很大不同,由于政策的滞后,国内企业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参与外国市场融资,都遇到了阻碍。企业为了能够获得国际贸易机会而不得不支付额外且高昂的费用,这些弊端都敦促我国应加快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2014年7月,我国通过再一次对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完成了得到国际认可并迈进国际化行列的一大步。其中,第9号职工薪酬部分的修订,不仅是我国对会计语言本身的科学性完善,也是“以人为本”的宗旨反映在文件当中的一个体现。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又不能全盘复制国际准则中职工薪酬的内容,我们需要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又满足国际市场标杆要求的制度,这对我国接下来进一步完善薪酬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职工薪酬部分的进步和实际影响进行研究,希望研究结论能够对我国职工薪酬的再次调整有所帮助。实例调查部分本文以最具国家发展特色的H企业为例,运用采集企业财报数据并对职工走访调查的方式,比较新准则实行前后企业实际贸易、人员、财务状况方面的变化,各项内容明显的向好发展印证了新的薪酬制度确实存在诸多优越之处,同时,笔者从规范会计账簿、发挥会计管理职能、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互通信息促进企业发展以及增加雇员主人翁意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几个方面给予企业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建议。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学习政策制定的来源和目的是能够提升自身经营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希望通过对职工薪酬的讨论研究,能够避免企业在进一步职工薪酬政策变革的进程中自身所可能遭受的损失,笔者给予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企业既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要求,又得到作为经济体本身所需要的价值回报。除了政策的向好推进,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在新政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而这些困难大部分还是由于政策制定者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较发达国家的制度差距才产生的,出于偏重于人本思想的考虑,笔者更多的从人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的实践经验,旨在反馈政策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阻碍、弊端,给予实用与社会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建议,希望对国家再次完善政策内容,修订制度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