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腐败的经济学分析——以九江水利部门腐败窝案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集体腐败浮出水面。大面积腐败的蔓延导致政治生态陷入恶性循环,遏制集体腐败成为改善政治生态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九江水利部门腐败窝案的剖析,得出窝案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利投资规模的逐年上升提供了大的利益空间;水利项目环节多、量大面广的性质为官员提供了长期进行互补性权力合作的机会;市水利局局长加入到集体腐败导致了上级监督机制的失效,从而更多人参与到集体腐败中。并据此推测,若工程环节越多,官员之间的关系越长久,为了谋求更大的腐败所得,官员会倾向形成一个稳定的合谋关系。  本文利用博弈论对官员的互动建立了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模型,发现单次博弈下合谋均衡是不稳定的,而重复博弈次数越接近无限次时,通过采取“冷酷策略”实现合谋的可能性越大。此外,针对下级官员与上级官员互动建立的博弈表明:上级官员的庇护能力越强,以及上级官员越注重自己的私人收益时,下级官员与上级官员达成合谋的可能性越大;若上级官员被收买成功,那么上级监督机制将会失效,集体腐败的扩散会更加严重。结合模型分析能够得出集体腐败形成机制和扩散的解释:官员之间凭借互补性的权力进行长期的合作是集体腐败的形成机制,同时上级官员对集体腐败的扩散具有重要的影响。  与其它研究相比,本文在分析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加入了集体腐败扩散的讨论,对集体腐败的理论研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并且本文的发现对于当前治理集体腐败的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冲击最深重的金融危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与历史危机相比存在很多共同点,资产价格、实际经济增长率
中国对外豆接投资历经十余年“指数型”超高速增长,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金额与交易数量不断创新高,背后的逻辑似乎与中国政府绕不开。自2002年中国推行“走出去”战略以来,OFDI成为
民间金融活动在我国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数千年来一直稳定发展并扮演着民间主要资金融通手段的角色。民间金融不仅在满足民间消费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助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福利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为依据,特别重视起环境税收政策对环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企业局域网的安全问题,讨论局域网网络安全体系的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原理与方法,并且针对企业局域网的特点提出具体的技术实现手段。  关键词: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安全体系结构;安全区域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
恶臭污染作为一种感觉公害,已成为世界环境公害之一.本文将简单介绍恶臭污染的特点、除臭方法及监测标准等,并通过工程设计实例,着重介绍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中恶臭污染的防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