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泡沫抗皱整理的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le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多采用低甲醛树脂浸轧整理,但存在整理过程中织物带液率高,整理后强力损失严重等问题。有研究指出,催化剂用量大是强力损失或白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低给液的泡沫整理可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的产生,但织物泡沫整理加工在产业化生产中泡沫波动性大,整理均匀性差。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泡沫加工用泡沫性能的检测及评价方法,研究制备了泡沫抗皱整理液,优化了泡沫抗皱整理工艺,旨在实现棉织物抗皱均匀性。以超低甲醛免烫整理剂TF-650为抗皱剂,基于泡沫整理工艺所需泡沫特性,采用DFA100动态泡沫分析仪研究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制备泡沫抗皱整理液。在催化剂TF-651存在的情况下,考察泡沫抗皱整理液的抗酸性、抗盐性、抗温性。结果表明:25℃时,泡沫抗皱整理液中的最佳发泡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癸基葡糖苷(APG-10);当抗皱剂TF-650质量浓度在250g/L以内变化时,对泡沫抗皱整理液的泡沫性能影响均较小。当发泡剂APG-10质量浓度8g/L、抗皱剂TF-650质量浓度为140g/L、催化剂TF-651质量浓度为21g/L时,整理液发泡比达到7.8,起泡速度快,泡沫半衰期达到265.1s,泡沫细腻、稳定,符合泡沫抗皱加工要求。进一步研究发现,pH变化(pH=2?7)对其泡沫性能影响小,无机盐(氯化镁)质量浓度在50g/L以内时,泡沫性能的波动幅度小,25?35℃的温度范围内泡沫性能略有下降,具有较佳的抗酸性、抗盐性、抗温性。以泡沫抗皱整理液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考察了催化剂TF-651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对整理后棉织物的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浸轧抗皱整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泡沫抗皱性能的工艺因素由大到小排列为: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催化剂TF-651用量。泡沫抗皱最佳工艺为催化剂TF-651 12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90s。与浸轧抗皱相比,泡沫抗皱整理时催化剂TF-651用量大幅降低,仅为抗皱剂TF-650的8.6%,同比减少了43%,焙烘时间缩短50%。当棉织物上抗皱剂TF-650用量一致时,泡沫抗皱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由136°提高到257°,断裂强力保留率达到77%;浸轧抗皱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到240°,且断裂强力保留率仅有60%;两种工艺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均略有下降,由71%减小为67%。泡沫抗皱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较佳的抗皱均匀性、抗皱耐洗性。硬挺度达到4.5cm,外观平整度为3.5级,抗皱面料品质高,整体上略优于浸轧抗皱整理的棉织物的性能
其他文献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材料由于具有无色、无味、无毒、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强韧性及良好的透明性等优异性能,在包装和印刷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BOPP薄膜的表面能较
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是产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当前,国内学者对银行产业的研究大多从全国层面展开。本文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收集2006年至2011年18家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面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程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中医证候的特点,进一步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程心率变异性改变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方法]研
本论文以湖南产的早籼米为原料,通过湿热改性处理工艺提升大米理化性质,改善其米粉品质。同时,确定了湿热改性处理工艺改善米粉品质的最佳工艺参数。旨在填补湿热改性处理工
目的寰椎结构特殊,由前弓、后弓以及两侧块和横突构成骨环,没有椎体和棘突,经典解剖学没有椎弓根的结构,大量解剖观察发现寰椎后弓与侧块的连接部分在结构和力学上类似于其他
真菌性病害是导致果实采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生防酵母作为重要的采后生物防治拮抗菌,其拮抗机理主要包括营养和空间竞争、分泌胞外活性物质、重寄生作用和诱导寄主产生抗
海马资源在我国相对较为充分,其中,海南的海马资源丰富,随着国内外海马养殖技术的逐步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已有规模化、工厂化的海马养殖基地,可提供数量可观的海马。海马活性
本实验以自行种植的两个紫苏品种(石家庄和辽宁品种)为实验原料,对不同采收月份及不同采收部位的4种主要活性成分(紫苏酮、迷迭香酸、叶黄素、β-胡萝卜素)进行了测定分析,同
在雷达目标信号优化的研究中,射频系统的幅相不一致将会影响雷达目标极化信号的精度。由于系统幅相特性的相互制约,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幅相误差模型。为提高射频仿真的可靠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