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材料涂层的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防治再狭窄的实验及应用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h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高达20%~30%,因此,防止再狭窄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再狭窄的原因球囊或支架导致局部血管损伤后,形成血栓和炎症反应,启动多个信号转导系统,导致血管重构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向内膜迁移和过度增殖,分泌,内膜增生。植入支架可减少血管重构,可进一步刺激内膜增生导致支架内再狭窄。 防治再狭窄的核心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国际上开发抑制细胞增生周期药物雷帕霉素,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显示的良好的疗效,仍有5%一10%的再狭窄发生率,且价格昂贵,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进一步降低再狭窄率,价格低廉药物洗脱支架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抗癌药As<,2>0<,3>有明确的抗癌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周期,促进凋亡,促进细胞分化,抑制血管新生。为此,对As<,2>0<,3>。的防治再狭窄的作用机制,As<,2>0<,3>洗脱支架的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及对动物体的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市场上跨国公司生产应用的雷帕霉素及紫杉醇支架的疗效在动物实验水平进行了比较。 采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免疫组化,C—DNA矩阵技术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发现As<,2>0<,3>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G<,1>期,促进细胞凋亡,作用于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多个蛋白,同时在组织切片的观察中发现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明确了As<,2>0<,3>洗脱支架的离体药代动力学药物释放特征,明确了在动物体内局部血管处的药物浓度及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特征,As<,2>0<,3>洗脱支架在局部血管可有效释放达28天,局部药物浓度是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数千倍。 将十倍剂量的三氧化二砷洗脱支架植入100只家兔的血管内,进行一个月及3个月的病理研究发现,动物的心、脑、肝、肾等器官未见异常,动物实验病理水平证实安全性。 200头家猪的冠脉内植入500支架(裸支架、聚合物单涂层支架、As<,2>0<,3>洗脱支架、雷帕霉素支架(国际跨国公司生产)及紫杉醇支架)观察7天、一个月、三个月及六个月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As0<,2>洗<,3>脱支架处血管未见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明显减轻内膜增生,在动物实验水平证实As<,2>0<,3>洗脱支架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市场上应用的国际跨国公司生产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研究观察了涂层用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观察到高分子生物材料聚乳酸接枝丙交酯、吗啉二酮及肝素的涂层材料在动物血管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血栓的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定坤丹联合替勃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至新郑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
目的 分析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2019年抗肿瘤中药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本院抗肿瘤中药制剂的数据,如销
目的 分析阿昔替尼致不良反应(ADR)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阿昔替尼的不良反应文献
目的 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7-2019年南京医科大学附
目的 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简称苏州九龙医院)近3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为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
目的 通过对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的分析,以期引起临床对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合理性的关注.方法 对2019年出院的577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预防性应
背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突发心肌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病发后愈后能力差,心功能紊乱加重,死亡率增高。  糖尿病心肌
目的 探究2017-2019年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及重症医学科就诊的重症肺炎病例1
柚皮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对柚皮素进行纳米化处理,
风湿免疫疾病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治疗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以改善病情为主合成类抗风湿药物.随着近年对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