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两位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其大意是,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影响企业的价值。此后,许多有关企业金融的文献分别从税收、资金成本、代理成本、不完全契约等方面对企业资本结构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分析。由于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资本结构在向外部的投资者显示企业内部的信息、决定控制权的安排及提供激励等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功能,从而影响乃至决定企业的价值。我国企业改革在经历了十几年曲折历程之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几乎都是重点难点问题。尽管这些问题的复杂性都不可低估,但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许多问题的解决最后都会触及到对企业的控制权如何分配的问题,即经济学家所谓的“公司治理”或“治理结构”的改革问题。本文的主题就是从资本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改革。第一章首先对现代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作了一个简要的综述,简单介绍了现代资本结构的激励理论、示意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然后从财务本质、财务目标、财务职能三方面阐述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财务学意义。最后说明了资本市场建设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作用发挥的重要性。第二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结构现状,然后提出了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与治理模式的选择。第三章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控制权安排三方面阐述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对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与作用。第四章根据资本结构理论对债转股的启示,说明了债转股是调整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与完善治理结构的现实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