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这一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在分析朝鲜针对太平天国运动展开的情报搜集活动的基础上,具体分三个阶段研究朝鲜在不同时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即武昌陷落前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1851-1853)、天京事变前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1853-1856)、天京事变后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1856-1864),进而全面地研究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本文除了结语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说明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第二章,信息: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情报搜集。由于朝鲜早已与清朝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因此朝鲜总是格外关注清朝的局势。朝鲜使臣身负刺探情报的重任,其带回的情报成为朝鲜君臣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依据。本章将重点探讨朝鲜使臣获取情报的三种主要途径,即清朝的官方文书、朝鲜使臣的旅途见闻以及使臣和清朝知识阶层的互动。第三章,“小丑作乱”:武昌陷落前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1851-1853)。这一时期,由于朝鲜使臣掌握的情报有限,故朝鲜君臣并未意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给清朝地方造成的冲击。受“事大”传统的影响,朝鲜君臣都十分自觉地站在清朝的立场上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将太平天国运动视为“小丑作乱”。第四章,“不足为忧”:天京事变前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1853-1856)。这一时期,由于朝鲜使臣搜集到了较为丰富的情报,因此朝鲜君臣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较为丰富。朝鲜使臣在间接观察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作出了个人的判断和思考,这些观点大都直接影响到了朝鲜国内君臣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朝鲜君臣在对情报进行分析后,得出了太平天国运动“不足为忧”的结论。第五章,“分界相持”:天京事变后朝鲜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1856-1864)。这一时期,朝鲜使臣虽对太平天国运动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但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程度却并未深入,故使臣大都是依据清军与太平军“分界相持”的情况进行如实报告,朝鲜君臣也延续了先前将太平天国运动视为“匪乱”的认知。结语,根据以上各个章节的研究,总结朝鲜王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