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20世纪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师造化传统的回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qi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在其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变,然而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在政治、经济及外来思潮等诸因素的作用下,开始在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方面进行新的调整。明清以来的“正统”山水画,因过于崇尚摹古和注重笔墨的独立审美趣味,不仅使山水画远离了客观自然,远离了人的生活,也使山水精神在这一时期处于萎靡状态。这种现象在20世纪初已经与时代的发展极度的不相和谐,于是引发了山水画变革的导火索。关于如何变革与发展山水画,有的人提倡用宋人的院体精神来复兴,也有人提倡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来改良。两种不同的变革方式最终引导了中国山水画在20世纪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即在其创作中师造化传统的回归。山水画创作中的师造化传统回归在20世纪大致经历了发起、发展、反思与开拓三个阶段,由此给20世纪的山水画坛带来了新的生机。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无论在观念、技法还是形式方面都较以前有了新的突破。由于在创作中对造化自然的注重,一方面使山水画摆脱了“笔墨至上”标准的束缚而转入到对大自然丘壑的再认识;另一方面又使山水画的表现题材更加广泛,地域特征得到突显,拓展了山水画的审美意趣。20世纪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师造化传统的回归给其在21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指明了方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分析2016-2018年广州开发区噪声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听力检查结果,为指导防治职业性噪声性聋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10月定期在广州开发区医院体检科行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