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骑楼是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域性建筑,因其空间形态适应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广泛的分布在气候条件相似的东南亚地区及我国炎热多雨的南方地区。骑楼形态是对当地气候特征、人们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最好的体现。传统骑楼街区在商业活动的推动下发展起来,形成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商业街区。这种亲切宜人、界面连续、空间尺度适宜的商业街区组织方式在现代城市和建筑中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单一线性的骑楼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购物行为多样化的需求。传统骑楼街如何适应现代商业经营的新要求,如何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成为日趋凸显的问题。因此,传统骑楼形态有待更新,从而营造出更人性化的商业空间。任何建筑的形成都与当时的时代、地理条件、经济条件、施工工艺、技术条件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催生出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形态。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避免直接照搬传统骑楼形态于现代商业街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出传统建筑形态的人性化和商业性特质,探索骑楼形态在商业街中的应用策略。全文总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了骑楼的研究背景和国内的研究状况,并阐述了实际的研究内容和意义。提出了本文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通过对传统骑楼形态的产生、发展及骑楼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抽取出骑楼形态的原型。基于类型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确定传统骑楼形态更新的研究方向。第三章结合外部空间设计方法,分析和探究骑楼形态在商业街中的重要意义。结合现代商业模式发展趋势和人们购物行为变化的分析,分析当代商业街发展趋势和骑楼形态的更新趋势。并根据现存骑楼街实例的调研情况,讨论传统骑楼商业街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办法。第四章具体从街道空间层面、骑楼形态层面、人本精神层面三个方面提出骑楼形态在商业街中的应用策略。基于街道空间层面的应用策略围绕其空间序列处理、与街道的结合方式、空间界面设计、空间物理量度设计、交通系统组织和风格塑造等六个方面进行讨论;基于骑楼形态层面的设计策略主要从骑楼形态的设计和骑楼功能的扩展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基于骑楼人本精神层面的应用策略主要从骑楼形态的有机更新、步行化策略、场所精神塑造和人性化体现等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总结出新骑楼形态的设计策略与发展趋势,实现对骑楼形态原型转化的过程。第五章对新骑楼形态发展模式提出构想,分析新骑楼形态在现代商业街态的应用实例。骑楼形态在现代商业街中的传承与延续,有助于商业区人性化、网络化、系统化的步行系统的建立,优化商业街的交通系统,促使商业街区更好的发挥其功效。现代骑楼商业街既要发挥出传统骑楼街的人性化特质和商业活力,又要适应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对骑楼形态在商业街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希望对传统骑楼形态的延续和现代商业街的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