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程性研究是建立在对牛顿经典科学决定论范式批判基础上的,它的发展正引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领域研究范式的转换。所谓过程性教育是基于过程性研究的迅速发展,把教育自身看成过程性存在,认为教育系统内部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与社会、环境等系统之间也是统一的,教育的发展是内部系统之间以及与环境系统不停进行互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之上,过程性德育倡导创新,推重开放,强调探索的可能性,以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各因素的互动来推动个体德性成长的本质——德性规则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 在反思传统学校德育的基础上,过程性德育在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进行道德体验和道德享受等方面提出道德教育应该是主动的、有机的、开放的、创造的、艺术的、历险的和享受的过程,从而使道德教育超越知识,达到获得道德智慧的目的。而智慧才是道德教育更根本的目的。 所以,学校过程性德育主要就体现在创造一种合适的德性氛围,提供一种合宜的德育刺激(符合年龄特征、满足心理需要、具有阶段性目标要求),让主体与环境进行充分的互动。论文在对传统学校德育进行反思的同时,从过程性视野出发,在比较提高主体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和培养道德行为三者的基础上,强调它们在学校德育系统中的竞争与合作以及与各因素的协同作用,并建立体现注重过程而非注重结果的过程性道德教育评价体系,从而体现道德教育的智慧养成和德性规则生成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