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价格波动引发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尤其宏观政策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我国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的种类在不断丰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金融资产在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是指金融资产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引起投资者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并且使其改变对自己未来的收入预期,进而增加或者减少当期的消费支出的现象。从财富效应的角度分析金融资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能为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各项调控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从居民持有的规模和影响程度方面考虑,储蓄是我国居民持有规模最大的金融资产;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也成为居民普遍接受的投资品种;债券是我国居民较早开始持有的资产之一,在居民持有的资产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本文选取了股票、债券和储蓄这三种和居民生活最为密切的金融资产进行研究。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系统地考察了国内外关于财富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把握资产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研究的前沿动态,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从理论上研究了金融资产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同时基于消费函数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对财富效应的成因进行说明;第三、四、五章基于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建立检验模型,分别对股票、债券和储蓄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和债券的财富效应不显著,而储蓄有较强的财富效应。文中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最后对如何合理认识和利用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来促进我国居民的消费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利用了LC-PIH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持有的股票、债券和储蓄资产进行了综合的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产品种类的增加,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其他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