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经济生活”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o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提出了关于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新中国成立后,该定义成为我国政府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而在学术界,经过1950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的大讨论之后,该定义也成为对“民族”这个概念最流行、最具权威性的解释。   在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共同经济生活是形成一个民族重要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斯大林民族定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苏联当时所面临的历史环境,并结合斯大林的个人经历,考察了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及变异,认为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又有着国际和国内等方面的历史条件。   本文详细阐述前苏联和我国政府、学术界对该定义的接受与改造,探究其在制定民族政策和处理民族问题的作用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共同经济生活”特征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指出:我们要消除民族差别,最终达到民族融合,世界大同,就必须发展经济,改革和再造我们的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当前我们应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密切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间竞争、经济发展与民族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的急剧膨胀及狂轰乱炸,不由去分析和思考,因此人们渐渐地失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的地方经济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创。特别是沿海地区40[%]的中小企业已经关闭,大量的农民工失业,地方政府面临的不仅仅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以及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
保安处分是国家为消除和减少社会危险因素、预防犯罪、防卫社会而采取的补充或替代刑罚的强制措施的总称。保安处分是现实需要的产物,其在减少犯罪、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安定方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20世纪80年代,为了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挑战与要求以及摆脱财政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提高政府效率,西方各国纷纷掀起了一场以治道变革为特征的行政改革运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长江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它从1933年12月提出“创造湘鄂川黔边新苏区”的口号开始着手创建,至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