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颇受争议的家族企业作为民营经济体中的绝对优势业已成为我国渐进式改革的重要创新力量,其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明显的作用,也逐步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然而,既存的合理性并不代表长久的延续,如何从“流星企业”升级为“恒星企业”,实现基业长青,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与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更直接会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对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研究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本文以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和焦化产品生产商——旭阳化工(以下简称“旭阳”)为例,试图通过弄清其变革的根源、现实性及有效路径,以点带面,研究何种制度变革才能有效地在家族企业后续发展战略中提供支撑。家族企业的改革在本质上是在中国特色经济发展轨道上保证不脱轨又能有效吸收各种社会资本,探索该种模式带动经济不断合理增长的发展过程,以推动家族企业向创新性现代企业制转变。 促使家族企业制度发生变革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企业自身的制度形式、管理体制、产权制度、人事安排等,通过旭阳发展的实际路径分析反向考量以寻求家族企业发展路径的有效性,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改革方向靠拢。 本文以家族企业制度变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家族企业定义与特征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对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原因分析可知,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外部利润的追逐。引发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外部动因主要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与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导致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内部动因主要是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利润内部化的形成;引起家族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随着机构变革、人员充实带来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下降形成的悖论。而外部利润正是以上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外部利润的获取呈现出不均衡性、不规则性,导致企业间、企业内部矛盾出现,这必然会推动新制度的出现以确保利润的均衡。其次,通过分析,本文认为推进家族企业制度变革的本质条件是观念的转变,在家族企业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迫切要求建立创新性现代企业制度,以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以旭阳发展为例,就其发展路径进行反向分析,提出研究建议。同时,市场环境和法律政策条件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家族企业制度变革中还应该准确定位政府扮演的角色和政策导向性。 为了更系统地研究中国家族企业制度的变革问题,本文主要综合运用了制度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图表法、定量分析法等对所取得的案例、数据等进行整理分析,以点带面,发掘家族企业在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如何从管理角度通过制度变革“挖潜增效转型升级”,最终找到企业基业长青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