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据最新统计,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较2017年5500亿增长45%!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乡村旅游因其具有的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而休闲农业园,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独特的乡土景观与乡土风情,对城市居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极大地激发了大众旅游热情。休闲农业园更具有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高农民收入的特点,成为促进农村产业升级的一种新型农业经济模式,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目的,以休闲农业园为研究对象,以彭州莲花山项目为实践目标,首先在文献调研、逻辑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特色发掘与完善设施”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园规划策略。同时,对项目所在地的背景环境——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排名,得出影响乡村旅游发展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评估当前现状水平并找出制约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乡村旅游的主要瓶颈为交通开发等基础服务设施,限制其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而生态良好,乡村旅游开发空间巨大是四川乡村旅游的的优势所在。此研究结论为以生态休闲农业园为主要载体的乡村旅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其次,在休闲农业园及其景观要素的规划设计理论研究方面,重点探索了地形、植物、水体、建筑、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等自然和人工要素在休闲农业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及应用;提出了“以旅游背景为依托,在空间层面上对资源进行高度整合,注重景观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考虑时间的变化”的休闲农业园的规划思路,并在休闲农业园规划的技术层面(设计方法和产业规划)结合已建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最后,综合上述运用研究成果,以四川彭州莲花山休闲农业园为对象,进行研究理论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的实践。彭州莲花山休闲农业园规划主题定位为——“漫栖之下”,表达一种悠闲安逸的生活方式,注重人的体验与感受。基地分为漫习、漫品、漫游、漫享四大慢生活体验板块和八个功能分区。项目通过SWOT分析,从规划理念、总体定位与布局、产业规划和分区设计、专项设计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与设计。明确了园区产业模式及结构,构建良好的交通网络及健全的服务设施,打造以“可食用性植物”为产业基础,以高科技高新农业为产业支撑,以新型慢食为主题的特色休闲农业园。为彭州市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支点与引擎助力,打造成西南地区高端慢食主题休闲农业园,并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四川作为我国农业和旅游大省,乡村旅游是其旅游业的重要成分。因此,四川省休闲农业园的建设应充分结合本省农业与旅游省情,融入地方文化与特色,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期冀本论文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能为今后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特别是休闲农业园及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