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儿童维生素D水平及其受体Fok I基因多态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n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及维生素D受体(VDR)Fok I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心肾免疫儿科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07例,作为病例组,分为HSP无肾损害组(NHSPN,79例)及HSP有肾损害组(HSPN,28例),同时选取我院儿保科健康查体的同龄儿童7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查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VDR基因Fok I单核苷酸多态性。  结果:  1.HSP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9.90,P<0.05];HSPN组血浆25-(OH)D显著低于NHSPN组[t=3.35,P<0.05];HSP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男女两组中的比较无明显差异[t=1.88,P>0.05;t=0.05,P>0.05]。  2.VDR Fok I基因T/C位点基因型分为野生型TT,突变型TC、CC,在HSP组和对照组内均检测到这三种基因型,但在两组内的分布无明显的差别(X2=0.76,P>0.05),等位基因T、C分布频率在两组中无统计学意义(X2=0.63,P>0.05)。  3.VDR Fok I基因T/C位点TT、CT、CC基因型分布频率在NHSPN组(15.19%,0.75%,20.06%)与HSPN组(17.86%,60.71%,21.43%)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X2=0.15,P>0.05);同样T、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NHSPN组(45.57%,54.43%)与HSPN组(48.21%,51.79%)中也未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0.12,P>0.05)。  结论:  1.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发病相关。  2.VDR Fok I基因位点TT、CT、CC基因型及T、C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病无关。
其他文献
针对以水作为工作介质的重心自动调节系统在高寒环境下无法应用的问题,提出使用防冻液作为工作介质以实现系统低温停放和使用.以三型防冻液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手
本文就激光雷达伺服转台俯仰轴的设计及装配方法进行了实验与分析,提出了一种易保证其设计精度的装配方法的,并通过应用实验得到了验证,可以满足设备的设计要求.
服装设计要通过材料来塑造呈现,而设计师通过领会运用材料去创新材料,进而实现服装设计的创新发展.立体裁剪技术作为服装设计中最重要的造型技术之一,需要设计师具有超高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