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检察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照法律规定,检察机关通过看守所检察部门监督看守所的监管活动,同时保障看守所内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鉴于近些年来,看守所内频频爆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非正常死亡事件,除了反思看守所方面的问题外,也让我们重新审视现行的看守所检察制度;再则由于“重求刑、轻执行”立法思想的影响,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统一的刑事执行部门法。笔者同时希望通过看守所检察制度的讨论引起大家对刑事执行的关注,进而带动对刑事执行研究的重视。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读看守所检察制度。指出看守所检察制度的相关特征及其功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决定了看守所检察工作的特性,但又具有其个性。突出表现在看守所检察监督的重合性——直接监督与间接监督;刑事法律监督与行政法规监督相结合。同时在其监督对象、涉及时间、内容方面又体现出监督的广泛性。在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强化对看守所的司法控制,保护被监管人员的人权,促进监管活动的法治化化方面作用突出。第二部分介绍我国看守所检察制度的运行机制。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涉及看守所检察的业务范围,包括检察监督看守所相关的监管活动;办理相关案件;处理在押犯提出的申诉和控告等。另一方面介绍其运行模式,主要有驻所检察、巡回检察、专项检察三种工作形式。常见的监督手段有口头纠正、纠正违法通知书、立案侦查三种方式。第三个部分反思我国现行看守所检察制度。指出其主要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一是相关法律依据缺位。可操作性法规缺失,且相关的法律处于“位低、混乱”局面。二是监督处分权缺失。虽然法律规定看守所检察部门的具体监督方式,但没有规定如何处置意见不被接受或改进的情况,从而导致看守所检察成为一种没有真正处分权的形式监督。三是监督工作方式滞后。现行的看守所检察监督方式通常不是同步进行,往往是其他机关作出决定以后才将材料报送,导致监督工作方式的滞后。四是保障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经费、信息、人员配备保障方面。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在于:一是机构设置存在弊端。看守所检察部门是人民检察院的内设部门,看守所隶属于公安机关,在级别设置上与现代法治监督理论相悖,导致看守所检察工作开展不顺。二是现行看守所检察运行模式的选择过于单一,未将三种不同模式的优势互补。三是对看守所检察工作的主观认识不够。第四部分探讨我国看守所检察制度的完善。笔者拟从观念革新、现行制度内改革和相关保障制度方面完善。观念革新要求分权制衡和法律监督两方面的结合。制度内的革新,首先从立法规范看守所检察的职责,为其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并对现有的看守所检察职责进行梳理和规范,将不适合行使的职责分离剔出。其次,改革看守所检察权运行模式。笔者主张驻所检察与上级院巡回检察同步进行的运行模式。然后,建立完备的权责体系。监督者权力和责任体系、被监督者的权利救济和责任体系合理配备。再次,建立同步监督机制。通过赋予提前介入权改革现行滞后的监督机制。最后,发挥看守所检察的部门优势,完善约见检察官制度。相关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涉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的强化和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改革。同时涉及现行看守所检察的人员配备和硬件设施完善以及经费保障。
其他文献
迫于WiMAX等移动通信技术的竞争压力,为继续保持3GPP系统的竞争优势,3GPP标准组织于2004年适时启动了LTE与SAE两项演进计划,以实现3G技术向B3G和4G的平滑过渡。LTE演进技术LT
1915年1月18日,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的时机,对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提出了苛刻索取在华特权的“二十一条”,这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反抗,5月7日日本的最
本文利用红宝石激光器对玉石进行加工的研究为国内的首创,在国内尚无现成的理论和产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玉石加工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我希望把激光这种先进的技术引进
对闽东北野生植物乌饭树叶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饭树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17种氨基酸总量与稻米中的氨基酸总量接近;1-氨基丁酸、铁、硒的含量分别高达260.8mg/kg、84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极其重要的内涵,在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价值成为教育的重点。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果
文章从多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方法,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本文将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优化,市场竞争力,资金筹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用这种语言来表现草原马文化,是内蒙古特有的一种绘画表达形式。马作为草原上最有灵性的动物,已成为一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属性决策理论及其方法已在管理决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面对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和“动态变化”的今天,如何调节决策过程中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互动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前沿话题。由于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转型期,体制上和的缺陷和观念的落后使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难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第三部门”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列莱维特提出,是指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相对而言的另外一个部门。本文系统阐述了“第三部门”这一概念的由来、提出和发展过程。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