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道价值取向的流变探析——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fuc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财经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财经新闻在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金融体制的改革、住房体制的改革以及股市的创建和完善等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变革与调整,同时,受众也从最初的生产者转变为投资者,这些因素推动了财经报道的发展,也成为各个媒体对“财经报道”趋之若鹜的根本动因。   《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创办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其办刊宗旨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国内和国际的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并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事件的背景和内涵,力争做到比报纸的新闻报道有深度、有质量;比月刊的新闻报道有时效、有权威、有观念,力争打造成一本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大众读物。笔者选择这样一本主流媒体的新闻周刊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新闻报道中财经报道的流变过程。本文选取了从2000年到2009年这期间的周刊作为原始研究样本,以5年为一个时间段将其分为两个时期,从中抽取115期周刊共计567篇报道来具体分析财经报道的变化过程。   对财经新闻报道价值取向的研究,对我国新闻工作者今后正确开展新闻报道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通过对新闻报道价值取向变化的分析,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在发展变化着的思想观念、新闻理念、经济政策等的指导下,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来选择财经报道的题材和报道的内容,从而更好的进行新闻实践;同时,新闻媒体作为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一个平台,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周刊》财经新闻价值取向的研究,可以帮助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更好的服务读者,满足受众的需求,从而实现媒体自身的发展。
其他文献
繁盛的唐朝社会背景为唐代诗歌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诗得中国古代文学之造诣,集文采、思想、艺术之大成,成为了如今中国当代广告文案创意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以唐诗为代表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深,我国事业性媒体的转企改制进入一个新阶段。以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
生长在文学和报学结合处的文艺副刊,必然受到两股力量的影响。一方面,爵刊发展的历史表明,副刊从诞生之初便成为文学和文化的大众传播载体,具有文学性。另一方面,副刊又要受到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