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政建设是执政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它影响着执政党执政根基的稳固,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和开展。革命导师列宁创造性地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将其运用到俄共(布)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并结合俄国的具体国情对其不断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廉政思想体系。列宁的廉政思想是人类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所获得的宝贵思想财富。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重温列宁的廉政思想有利于“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目标的实现,对当前我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的廉政思想有其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条件。它的形成,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对俄国国内外环境和自身国情的分析和把握,也离不开对俄共(布)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这一思想是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和完善的,经历了十月革命前的初步形成、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的发展和新经济时期到列宁晚年的完善三个重要阶段。列宁正是在实践中认识到苏维埃机关内部存在的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追求特权等腐败现象,并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历史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贪腐现象存在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思想教育、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等廉政建设措施。在思想教育方面,列宁强调要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犯错误党员的批评教育和加强对党员和民众的文化教育等;在组织管理方面,严守入党关、清除不合格党员、建立“廉价政府”和精简国家机构等;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惩治贪污腐败的法制、建立国家监察制度、建立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制度和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等。列宁的廉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对俄国的政权巩固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列宁廉政理论及实践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历史局限性,这表现在:苏俄所处的国内外客观现实的不断变化,增加了列宁推进廉政建设的难度;列宁廉政建设实践时间的有限性,阻碍了廉政建设的持续开展。研究和梳理列宁的廉政思想,吸收其中的合理内核和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国的的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启示意义。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廉政建设中,驻牢思想防线是廉政的前提,加强组织管理是廉政的关键,扎实制度的笼子是廉政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