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复苏,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对处于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民营企业而言,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当国内的资金供给远远满足不了自己日益增长的需要时,民营企业往往会把目光投向境外市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到境外发行股票来达到筹资的目的。
民营企业的境外上市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监管制度提出了大大的挑战。如何防止跨国资本流动对中国造成的不利影响,如何实现证券市场开放与合理监管的完好结合,如何解决国家之间对境外上市公司监管的法律冲突,如何完善中国对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法律监管制度,是引发本文讨论的几个问题。如果说影响监管制度的因素多变而复杂,如果说完善监管制度的历程漫长而曲折,那么合理的监管意识当属诸多影响因素的重中之重,监管意识对监管制度变革产生的作用也应当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章作为首章,描述了民营企业的现状、发展需求与限制,进而产生境外上市的融资问题,并且简单介绍了最近几年已被广泛使用的几种境外上市模式。本章主要分析民营企业为什么会境外上市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出亟需法律监管的问题。
民营企业作为一脉重要经济力量,选择境外上市的融资方式对国内经济秩序必然产生很大影响。本文第二章,通过介绍与境外上市有关的各方监管及管辖权冲突和欧盟解决证券监管管辖权冲突的实践,挖掘欧盟的证券法律监管意识,寻求中国对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监管的管辖权依据。
民营企业实现境外上市以来,中国采取了或严或松的管制,社会影响也各有不同。第三章将视角聚焦中国法律监管的十几年,分析了宝贵的本土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最后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对本文论题的解答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