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年轻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我院出院的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以年龄40岁为界限,分为年轻组和中老年组。对两组进行分析比较,利用SPSS15.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一般情况:干燥综合征患者共有163例,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160例,男女性别比为1:53.3,年龄为18岁—85岁,平均年龄为52.14±13.03岁;年轻组32例,占总人数19.63%,男女之比为1:31,平均年龄32±6.13岁,平均病程为2.55±3.01年;中老年组131例,占总人数80.37%,男女之比1:65.5平均年龄为57.06±8.86岁,平均病程为6.21±8.04年。2)全身表现及外分泌腺:年轻组vs中老年组发热(12.5%vs1.5%)、口干(58.2%vs96.9%)、眼干(50%vs74%)、雷诺征(28.1%vs12.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乏力(18.75%vs4.59%)、皮疹(15.63%vs11.45%)、关节疼痛(56.2%vs56.2%)、反复口腔溃疡(15.6%vs10.7%)、猖獗性龋齿(15.3%vs3.1%)、牛肉舌(6.1%vs3.1%)、腮腺肿大(0%vs3.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系统损害:年轻组vs中老年组血液系统损害(78.1%vs37.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害(28.1%vs41.2%)、肝损害(15.6%vs27.5%)、肾损害(12.5%17.6%)、桥本甲状腺炎(15.6%vs7.6%)淋巴结肿大(15.6%vs6.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及免疫学指标:CRP、补体C4、IgA、IgG、IgM、SS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沉、补体C3、IgE、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SSB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干燥综合征在年轻人中并不少见,约占20%。2.年轻干燥综合征患者较中老年患者易出现发热、雷诺征、血液系统损害,口干、眼干较少见;余乏力、猖獗性龋齿、牛肉舌、腮腺肿大、低钾血症、淋巴结肿大、反复口腔溃疡、皮疹、关节疼痛、肾损害、肝损害、肺损害二者无显著差异。3.年轻干燥综合征患者补体C4降低,CRP、IgA、IgG、IgM增高较中老年患者明显;SSA阳性率较高。血沉、IgE,补体C3、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SSB二者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