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另类作家研究——以卫慧、棉棉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dWE4R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慧、棉棉都出生于七十年代,她们在文学创作中散发出一股与众不同的"另类"味.她们的作品大都符合年轻读者的阅读口味,也为读者和评论界带来了曾未有过的刺激以及新的尝试,因此在商业上获得大大成功,与此同时,她们的问世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招来了许多争论与不断的非议.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和回避她们的存在、走红以及她们创造出来的故事的真实性.该文分四章进行论述,试图基于新的文学批评视角,来重新分析卫慧和棉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与众不同的"另类"特征,对于"新新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生取向重新思索起来,审视她们造成的"另类"写作的影响以及景象;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分析视角,探索她们写作中的女性主义色彩,来考察"新新人类"所含有的女性主义特点,重新认识她们对"性"、"爱"以及婚姻等人造的制度的观点与指向,从中求得女性主义文学创造所追求的新的方向以及模式;通过她们写作中的"私人化"("个人化")特点的分析,来与前代女性作家文学创作中的它相比,发掘它的独特性.将它与她们的"射体化"写作特征连贯起来,重新思考它.
其他文献
金庸的武侠小说和曹雪芹的《红楼梦》一样,几乎家喻户晓,给当代文学史增添了灿烂的光辉,是我们民族的一份不朽的精神财富.他的小说之妙,不止在于其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及英雄
人体器官成语包含身体观的特点描述,民族对周围的现实的知觉和理解。人体成语的民族特殊性让我们看到具体语言结构和语义特点,和这个民族的世界图景,帮我们阐明民族的概念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工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受国内外建筑界非常重视“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影响.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90年代涌现出大量历史题材的小说,它们从个人化、民间化视角切入,采用更新的语言和结构形式,创作主体对历史的想象与虚设成为书写历史的源泉,从而凸显了历史的偶然性、个人性,反对
贾平凹是当代作家中当下性比较突出的一位作家,既关注当下的现实和社会,也关注当下的文学潮流。从小说的创作主旨和审美流向看,其创作从整体上呈现着两个阶段性特征,即以关注商州
研究萧红作品所展现的东北地方文化风情,是对萧红创作风格的一种探讨,也是对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风情的一种回顾,更是对当代东北人的一种启发.本文从家园意识、生命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