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提物作为木材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木材的颜色、气味、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木材的加工及利用。本文通过对木材抽提物的化学成分和含量的试验分析,研究了抽提物在木材树干、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并根据抽提物局部分布的特点,对其形成的花纹形态进行了数据拟合性分析;同时,试验研究了不同方式、不同工艺的表面处理对抽提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木材抽提物的含量和成分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树种也因立地条件的不同而含有不同的抽提物成分。抽提物在鸟足紫檀与大果紫檀树种中的含量较少,为18%-21%;密度较大的染料紫檀树种更接近于檀香紫檀树种,两者抽提物主要成分中共同物质为红没药醇和氧化石竹烯;而密度中等的染料紫檀树种与鸟足紫檀树种更相近,共同抽提物成分为3-异色酮、α-六氯环己烷、四甘醇单丁醚。抽提物分布于木材的导管、木射线和轴向薄壁组织等细胞中,此类细胞在抽提前后的表面差异较大。抽提试验后,细胞内几乎不含有抽提物;边材抽提物含量为9.5%,心材外部抽提物含量为27.9%,内部为25.9%;抽提物含量在树干径向上由心材向边材方向递减,而心材部位的外部比内层的抽提物含量多;在纵向上由胸高处的32.04%降至5.3米高处的27.18%。木材表面的“黑筋”花纹是由于芳香类抽提物聚集产生,此类花纹与木材年轮没有必然联系,但在不同切面上的花纹形态总体走向与年轮相似,在木材的弦切面上,为几段抛物线相接而成的曲线,拟合相关系数为0.95。当切面与底面的夹角逐渐变小时,花纹由抽提物逐渐变为椭圆状,向圆形过渡,在横切面上为不规则的同心圆状。水热和日照处理加快了抽提物向木材表面转移和抽提物氧化的进程,使得木材表面颜色加深,抽提物含量越多的树种木材表面的L*值、C*值、ΔE*变化越大。高锰酸钾溶液由于跟木质素反应使得东非黑黄檀木材的表面底色变浅,从而对抽提物形成的花纹有明显的凸显作用,尤其是当高锰酸钾处理液浓度为3‰时,ΔE*由4.32增加至6.77,上升幅度最大,能对东非黑光檀的表面抽提物花纹达到最好的凸显效果。对木材抽提物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木材的材性改良、加工利用以及木材鉴别鉴定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