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阻抗控制的四足仿生机器人稳定步态理论及实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7116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未知环境的不断探索,现有运输设备在非规则路面行进时日渐显露出缺点。因此,各国学者逐渐重视设计并制造一台具备四足动物在自然环境中同样行进能力的机器人。和轮式运输设备相比,四足仿生机器人在崎岖路面和松软地面行进具有很大优越性,是近年来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四足仿生步行机器人,主要内容为分析和研究影响四足机器人行走过程稳定性的因素,可分为机器人的运动学与行走稳定性分析、步态规划和足端与环境接触力控制等几个方面。运动学分析对四足机器人的步态拟定、运动参数选择乃至行走控制都具有重要作用,且一般具有在线实时性要求,建立简单且有效的运动学模型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对四足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同时,本文从重心稳定性和机身平衡两个方面来分析机器人的行走稳定性问题,建立了支撑面压力中心坐标方程和四足机器人力学模型,并提出衡量重心稳定性的定量指标。作为一种仿生机器人,四足机器人行走时要尽量符合自然界中四足动物运动的普遍规律,合理的步态拟定可以提高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同时降低机器人平衡的控制难度。通过对四足动物运动规律的分析,本文以稳定行走为目标,对所研究的四足机器人运动步态进行规划,同时对机器人在平整坚实路面下以两种不同步态行走时的情况进行仿真研究,并对比了二者在稳定裕度和机身运动柔顺性方面的差别,为机器人行走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四足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仅与稳定裕度有关系,还与足端接触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仅采用位置控制也无法满足腿部运动柔顺性对足力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足式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足力控制方法。论文采用阻抗控制方法对四足机器人足力进行控制,运用仿真手段对机器人行走过程中的足力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间接自适应阻抗控制方法消除了接触力的稳态误差,并研究了环境刚度变化时以及存在力传感器量测噪声时机器人足力的变化情况,完成了具有较高实时性和可行性的控制器设计。本文同时完成了四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所规划机器人步态的合理性,以及足力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频发,其中地表沉陷、地面塌落、岩爆、岩石冒落等灾害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充填采矿法利用人工形成的充填体进行
随着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铁路运营设备的安全性和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车辆试风控制系统也正在经历着这么一个过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出现适应了这种发展的
该论文主要对太原选煤厂重介分选工艺及关键设备性能进行了认真研究.首先介绍了太原选煤厂重介工艺改造的意义及必要性.近几年来,太原选煤厂随着入洗原煤煤质变差,特别是入洗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值模拟技术在地下采矿领域应用广泛,该论文正是围绕采矿系统设计优化的数值模拟方法展开的.作者在分析采矿系统设计优化的一般方法的前提下,结合
本研究从水化度、水灰比和养护时间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高强混凝土中未水化水泥后期水化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性、密实度等方面的影响;并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扫描电镜、X衍
工作面自燃发火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矿井工作面自燃发火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有着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可以对矿井自燃火灾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避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柔性铰链作为一体化的运动副,被广泛应用于微定位装置、压电致动器、位移放大装置、天线指向等具有高精度需求的场合。相比于传统的刚性运动副,其有效地避免机械装配过程中存在间隙,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摩擦、磨损等问题,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机构的精度和分辨率。然而,普通金属制备的柔性铰链由于材料变形能力的限制,使其在大范围运动空间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制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备柔性铰链,利用材料的超弹
近几年软体机器人发展迅速,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的气动软体机器人前景广阔。为研究气动软体机器人,本文对三自由度并联气动柔性执行器进行了研究。该执行器由三个波纹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