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组织,直接面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仅提供基层公共服务,也组织基层社会治理,更是我国各项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因此,乡镇政府在我国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纷纷推进以撤乡并镇为代表的乡镇区划调整,这不仅是为了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整合公共资源,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应有的题中之义。在撤乡并镇的时代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的履行状况不仅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此情况下,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势在必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如何克服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分析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撤乡并镇以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成果,随后从行政区划调整理论、政府职能转变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出发,以我国撤乡并镇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为背景,论述了撤乡并镇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的成效,同时探讨了撤乡并镇背景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随后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较为深入地剖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包括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压力型行政生态环境的束缚、乡镇政府财政能力的制约、行政监督体系不完善以及乡镇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等。最后提出撤乡并镇背景下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即树立服务型乡镇政府理念、构建和谐型行政生态环境、完善乡镇政府财政体制、建立乡镇政府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优化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职能等。该论文有参考文献6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