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攀升,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愈发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青睐,使我国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经济加剧动荡的今天,我国旅游业仍能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已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近年来,在我国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门票价格始终是较为敏感的问题,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曾发文规范了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同一景点门票价格上调频率原则上不低于3年,并合理确定了调整幅度。201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对景区门票价格价格调整的相关事宜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该问题依然突出。尤其近年来,我国景区,尤其是一些较高等级的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频繁,且上涨幅度较大。5A级旅游景区作为目前国内最高的国家旅游景区评定标准,在同类型旅游产品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标杆作用,体现了地方的形象和实力。以5A级景区为对象开展景区门票价格涨幅情况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作为支撑,运用Arc GIS软件研究了从2003至2012年十年时间内景区门票价格涨幅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演变,结果发现:1.我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动态存在有空间特征,且总体上由空间相关所引发的空间结构化分异,正呈现出不断增强的态势,区域表现为较高结构化的省份集中在中部地区,而沿海和西北省份的结构化程度相对较小;2.我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动态在时间虽然呈现涨幅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历年各省份的涨幅高低排名变化明显,不存在连续的较高涨幅或较低涨幅;3.对我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动态的外部影响由多个方面共同造成,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有景区类型、交通可达性、产业与区域经济水平、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最后针对我国5级景区门票价格涨幅影响因素,文章提出了景区门票合理定价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