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教育和健康为切入点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中国经济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人口红利期结束、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与自然、社会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缓解这些矛盾,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型”经济增长道路。对此,需要充分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通过人口素质的提高,推动科技进步,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   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文确定将“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作为主题,在系统阐述相关经济理论的基础上,以教育和健康为切入点,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现状进行分析,并定量地研究了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寻求充分发挥中国人力资本作用,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这一问题,指出研究该问题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简要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说明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性和不足。   第二部分: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经济增长理论综述。以人力资本理论的萌芽、形成与发展为序,分别阐述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人力资本相关思想和理论,并介绍了几个实用的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部分: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现状。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丰裕系数的测算来比较中国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并通过对不同国家的PQLI指数的测算,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进行国际比较。   第四部分:中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分别就教育性人力资本、健康性人力资本和综合性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   第五部分:本文的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说明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所得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21世纪的今天,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目前,广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大机遇。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成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具体途径。目前,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
经济增长收敛论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理论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该理论考察不同经济单位之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以此来预测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这种地区间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个通用可视化的建模语言,用来对软件系统的制品进行定义、图形化、构造和文档化.系统被建模成离散的对象集合,这些对象之间相互交互并最终完成满足外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