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突发性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频发、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基本烈度在Ⅵ度及其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9%。加强地震灾害的预测预报、损失评估以及救援、重建等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开发,对于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尤为重要。但到目前,地震尚不能得到准确预报。因此,如何在地震发生以后,快速、准确地评估地震灾情,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灾后救援与重建的基础。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国内外在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丰富的评估模型和较为完善的地震现场工作指标体系。然而,目前的震害损失评估系统仍有一些不足:基于现场调查的评估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且评估时间过长,不能响应“快速”评估的要求;基于GIS的方法,将整个震区作为一个评估区,在考虑震害因子时空分布不均匀上有所欠缺;基于遥感的方法,容易受天气和影像分辨率的影响,且预处理时间较长,导致评估时间过长,错失救援黄金时间。为了快速、有效地分析错综复杂、多源异构、时空分布不均匀的各种与地震灾害损失相关的海量数据,快速地获得灾情分布信息,本文提出了基于地震空间信息网格的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是空间信息技术与震害评估理论深度耦合的多学科交叉,具有较好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特色和创新如下:(1)地震专题空间信息网格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根据地震灾害评估和应急救援等工作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面向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地震专题空间信息网格的基本框架体系,包括其概念、类型、尺度和内容等,较好地解决了地震灾害时空数据一体化组织和存储的难题,为实现大区域时空不均匀海量地震数据的组织、管理及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2)地震专题空间信息网格构建模型与方法:分析了以震害损失快速评估为主题的地震专题空间信息网格的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及其构建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地震专题空间信息网格的计算机原型系统,为依托地震空间信息网格系统,开展震害损失快速评估等应用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撑。(3)基于混合多级地震空间信息网格的建筑物、经济和人口震害损失快速评估方法:依托地震空间信息网格平台,利用混合多级网格模型既继承了不规则网格的数据特征,又发挥了规则网格优势的特点,将地震空间信息网格与震害损失评估模型深度耦合,为实现震害损失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和可操作的新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单一网格或GIS方法中存在的对震害数据的时空非均匀性考虑不足的缺陷。(4)灾情信息不完备情况下的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方法:针对灾情信息不完备情况下,震害损失快速评估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案例匹配方法引入到震害损失快速评估中,并与地震空间信息网格进行深度耦合,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灾情信息不完备条件下,震害损失的快速评估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和可操作的新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一致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以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目的,以地震空间信息网格为主线,实现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数据管理、模型构建、智能计算、图表绘制和结果输出,多角度、多方法、多指标地对地震灾害损失进行了快速评估,不仅拓宽了空间信息网格的应用领域,发展了地震信息的服务模式,而且,研究成果能够为地震发生以后的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和应急救援等,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和平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