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芎酚酸具有较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以阿魏酸为主要成分。阿魏酸作为美白剂活性明确,已被添加到许多化妆品中,但阿魏酸不稳定,易受到光照、温度、pH值等的影响发生降解使膏体变质,因此拟通过制剂学方法将川芎酚酸包裹于内水相中,制备成W/O/W型复乳,隔绝空气,光照等,增强稳定性。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三种酚酸及总酚酸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川芎最粗粉,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0.5 g/ml(以生药计)。以三种酚酸洗脱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为:树脂型号HPD100,上样液浓度0.5 g/ml(以生药计),吸附速率2 BV/h,上样量2 BV,径高比1:7,先用3 BV纯水洗脱除杂,再用5 BV 50%乙醇洗脱,洗脱速率2 BV/h,收集洗脱液,浓缩至0.25 g/ml(以生药计)。以三种酚酸洗脱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为:树脂型号D941,上样液浓度0.25 g/ml(以生药计),吸附速率2 BV/h,上样量8 BV,径高比1:7,用10 BV 60%乙醇(含1.5 moL/L NaCL)溶液洗脱,洗脱速率2 BV/h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为固化物。以三种酚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除盐工艺为:固化物以8倍量无水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 h。以三种酚酸含量、干浸膏状态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浓缩温度及干燥方法,最终确定浓缩温度为60℃,减压干燥(50℃)对稠膏进行干燥。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项下相关规定对水分、重金属、树脂残留等做了检测,初步拟定水分不超过4.2%;重金属小于10 ppm;应无树脂残留;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含量测定方法等,薄层鉴别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图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含量测定(HPLC法)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1.25%,咖啡酸0.12%,阿魏酸13.75%,三种酚酸15.12%,总酚酸(UV法)按干燥品计算为53.63%。以酪氨酸酶单酚酶及二酚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初步考察了川芎酚酸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川芎酚酸以阿魏酸计,配制浓度一致的阿魏酸对照品溶液,与阿魏酸对照品溶液相比,川芎酚酸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及二酚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强于阿魏酸,为川芎酚酸提取物应用于美白化妆品奠定了基础。以初乳离心保留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初乳制备工艺为:以葵花籽油与挥发油复配为初乳油相(挥发油占葵花籽油的0.1%),PGPR为亲脂性乳化剂,用量为油相的10%,油相与内水相比例为7:3,内水相为含0.5%的酚酸提取物水溶液,高速分散乳化机以10000 r/min转速乳化5 min,即得;以复乳离心保留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伪三元相图初步筛选出制备复乳所需各辅料及用量范围,D-最优混料设计进一步优化复乳配方,最佳复乳制备工艺为:以初乳为油相,吐温80-司盘80(1:1)为亲水性乳化剂,1,3-丁二醇为助乳化剂(Km值3:1),外水相为纯水,油相-混合乳化剂-水相比例为15%:22%:63%,磁力搅拌器以2000 r/min转速乳化10 min,即得。复乳外观为白色均匀乳液,平均粒径为268.8 nm,平均多分散系数为0.243,Zeta电位为-16.0 mv。复乳经曙红指示液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内外水相均被染成红色,表明该复乳为W/O/W型。对川芎酚酸美白W/O/W型复乳进行制剂初步评价,包括外观性状、建立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皮肤刺激性试验等。复乳外观为白色乳液;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对皮肤无刺激性。考察了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离心试验、光照试验、温度试验等,初步证实W/O/W型复乳能提高川芎酚酸提取物水溶液的稳定性,在强光、低温、室温等条件下均有良好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会轻微分层,在10 d内含量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