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金融业起了重要作用。为应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新兴技术公司涉足金融业的挑战,各国商业银行纷纷投入巨资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运用信息技术,商业银行可以扩展分销渠道,并可以做到7天24小时的标准化服务,还可以通过对客户交易数据的分析处理,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技术使得银行组织扁平化成为可能。利用信息技术原来规模小的银行同样可以与大银行进行竞争。 我国银行业基本建成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商业银行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建成涵盖对公、储蓄等综合业务处理系统,计算机安全体系也已经初步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主要问题:银行信息化缺少规划与协调;金融电子化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体系严重滞后,大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开展信息化服务业务;各商业银行的应用系统自成体系,行业内缺少统一协调,应用标准高度不统一,使整个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受到严重束缚;技术基础仍很薄弱,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水平不高,数据中心多而散,国内银行数据中心使用的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信息产业不能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的组织建设与企业文化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的需要。 中国银行业建立与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基本思路:制订明确的金融电子化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充分发挥银行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统一的技术支持体系,为各个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一个统一的技术支持平台;建立广泛的联盟,并进行信息技术外取。